□武超凡
民营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进入新时代,我国不断完善法治体系,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为民营经济发展筑牢法治根基,助力其长远发展。
一、法治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
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多方面显著优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不断健全和完善,将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更为坚强的保障。”
(一)根本法明确民营经济的法律地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民营经济得到进一步的发展。1988年宪法修正案规定“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有益补充”,进一步明确了民营经济法律地位。1999年宪法修正案规定“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对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民营经济的法律地位由“有益补充”提升为“重要组成”。此后2004年宪法修正案提出“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可见国家对民营经济的态度也由“引导、监督和管理”转变为“鼓励、支持和引导”。宪法层面的这一变化,不仅肯定了民营经济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更为其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
(二)部门法保障民营经济的合法权益
通过顶层设计,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的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构建产权制度的基本框架,明确了包括民营经济在内的各类市场主体确立和保护产权的具体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独资企业法》《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条例》共同搭建各类民营企业的运行机制,确立了企业财产权益的归属和分配原则。《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为民营企业充分发展营造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宽松有序的市场环境、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开放包容的人文环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更是以专门法的形式为民营企业的发展搭建了一套不可或缺的基础性制度框架,确保民营经济领域能够切实做到有法可依,从而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法治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民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也离不开法治的保驾护航。
(一)加强立法,确保平等权益
完善的法律体系是强化法治保障民营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是实现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必要前提。一是在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的同时,要及时修订、清理和废止相关法律法规。鉴于民营经济领域广泛,国家层面需及时修订民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地方层面及时清理、废止阻碍民营经济发展的法规和政策。二是出台地方性法规。各地民营经济发展情况不一,各地立法机关在上位法出台后,要因事制宜、因地制宜地制定富有特色、针对性强的地方性法规,让法治护航民营经济的发展。
(二)规范执法,优化营商环境
法律赋予了民营企业各项权利,政策也在保护民营企业的各项权利,但是民营企业在实际经营过程中可能会遭遇隐性壁垒。因此,政府应深入推进依法行政:一是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执法部门通过做“减法”,合理限制自由裁量权,规范涉企执法行为。禁止“远洋捕捞式”执法、选择性执法等行为,多采取柔性执法方式,提高民营企业的活力。二是持续优化政务环境。政务部门通过做“加法”,为民营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数字化政务环境,如提供“一站式”企业注册服务;实施“一张图”制度,联合各执法部门共同执法检查。三是推动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政府通过做“乘法”,形成“亲而有度、清而有为”的政商关系,创造更加公平的市场环境。通过正负清单制度、划定制度红线,明确政府与企业交往的界限。
(三)公正司法,维护企业权益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要确保民营企业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平等对待。一是为民营经济提供了公平的司法保障。贯彻落实平等保护原则,依法对侵犯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及合法利益的行为实施同责同罪同罚,确保规则明确、法律适用统一。二是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合法权益。依法严惩敲诈勒索、强迫交易等扰乱民营企业生产经营秩序的犯罪行为,以及打击造谣、抹黑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的行为。三是建立健全民营企业纠纷化解机制。完善刑事、行政、民事交叉案件的处置与裁判机制,严格区分经济纠纷与违法犯罪,避免行政、刑事手段不当介入经济纠纷。同时,加强府院联动,探索建立“法院+商会”等调解方式,为民营企业提供低成本、多样化、集约式纠纷解决方式。
(四)加强守法,促进合规经营
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指出:“民营企业家要讲正气、走正道,做到聚精会神办企业、遵纪守法搞经营,在合法合规中提高企业竞争能力。”依法合规经营是民营企业的“必答题”。一是增强企业家法治意识。企业家依法经营,需运用法治思维预判风险并规避之,善用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二是鼓励民营企业构建现代企业制度。公司法、民营经济促进法都提到鼓励企业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覆盖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能有效预防、识别和处理合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