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若琰(六年级)
一到做美食时,我家就热闹非凡,好戏连连。这次做的是蔬菜馅饼,场面格外精彩。你看,这就开演啦——
奶奶率先登场,她摇身一变成了“武旦”。借着早晨的明亮阳光,她拿起两把菜刀,“咚咚咚”几下敲击在砧板上,奏响了厨房的第一曲美好乐章。这铿锵的节奏,仿佛是戏里的鼓点。奶奶动作威风凛凛,颇有将军上阵的气势。在她一番“猛如虎”的操作下,一片片肉乖乖地“就范”,变成肉末。接着,她往锅里倒入一些油,快速倒入肉末,热气“唰”地一下散开,翻炒均匀后,迅速被奶奶盛了出来。
第二个登场的是妈妈。妈妈是“青衣”,举手投足间尽显从容,灵巧地演绎着和馅儿的精彩篇章。只见她将西葫芦丝和胡萝卜丝倒入盆中,加入点儿水和盐,熟练地将蔬菜丝洗净挤干,倒在炒好的肉末上,再倒一点料酒和香油,加上一些虾米,一些提前泡好的粉丝,再点缀上翠绿的葱花。她轻轻一搅拌,馅儿就准备好了。
接着,轮到我登场。我嘛,更像是“花旦”,负责擀面皮。一张张皮在擀面杖底下缓缓变大,这可是个技术活。皮太大,虽然好包,但太薄了,馅会露出来;皮太小又太厚,虽然馅不会露,却又包不住。所以,皮必须擀得不薄不厚、不大不小,恰到好处。
待到包馅饼时,才是这场戏的高潮。嚯,所有“演员”齐齐亮相,热闹极了!妈妈的双手如同在跳舞,像在舞动洁白的水袖,她执行着自己的三道政策:一放,二折,三包紧。在她灵巧的双手下,一个个方形馅饼整整齐齐地码在桌上,仿佛是一个方方正正的棋盘。
在一旁眼馋的弟弟也想加入。可他手忙脚乱的,不是捏破了皮,就是放多了馅,做出来的馅饼奇形怪状。弟弟急得抓耳挠腮,满脸面粉,活脱脱一个小“丑角”。大家看着他那副“猴样”,都忍不住哈哈大笑。
将成品放入蒸笼,不一会儿,一阵阵香味就飘了出来。打开锅盖,热气扑面而来。全家人坐在一起,纷纷夸赞馅饼十分美味,饭厅里洋溢着温馨与欢乐。
这一出“戏”,就在饭厅里此起彼伏的笑声中落下帷幕。要是给这出“戏”起个名字,就叫《我家的幸福生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