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春琼
生产力问题是关乎社会主义本质的根本问题。随着我国迈入新的发展阶段,对生产力理论的创新需求日益迫切。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省考察期间,高瞻远瞩地提出“新质生产力”这一概念,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新质生产力”的提出,不仅强调了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增量”发展的重要性,同时突出了对传统产业“存量”的优化与激活的必要性。通过新质生产力三要素的提升,为传统产业注入新的活力,培育新增长点,实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一、新质生产力的内涵
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因此,新质生产力离不开生产力三要素,更是对传统生产力三要素的迭代升级,形成了新质劳动者、新质劳动资料和新质劳动对象。
新质劳动者是新质生产力的第一要素,包括能够引领世界科技前沿、能够创新创造新型生产工具、在颠覆性科学认识和技术创造方面不断突破,为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贡献了卓越的智慧与力量的战略型人才,以及那些能够精通数字化、智能化新质生产资料的应用型人才。
新质劳动资料是新质生产力的动力源泉。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技术、新材料技术等领域的深度融合与应用,新质劳动资料不再只是传统的机械设备,而是涵盖了一大堆智能化、数字化工具。
新质劳动对象范围不断扩大,这个范围包括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横向看,随着人类从自然界获取物质和能量的手段更加先进,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范围扩展至深空、深海、深地,劳动对象的物质范围持续扩大,品类更加丰富,开始引入新能源和新材料。纵向看,种类上增加了非物质形态的劳动对象,例如,数据等虚拟要素作为新质劳动对象在各行各业中广泛渗透。
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
传统产业是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根基,占全部制造业的比重高达80%。以莆田为例,多年来,传统产业如鞋业、工艺美术、食品等是支撑莆田经济的中坚力量。
然而,随着全球经济环境的变化与技术进步的推动,传统产业日益凸显出低附加值、粗放式以及高能耗、高污染等问题。这些严重制约了传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一是低附加值的困境,传统劳动者技能和生产资料的技术水平不高,产品附加值低,可替代性强,利润空间狭小。二是粗放型增长模式,以往是通过简单扩大生产规模、增加劳动力和低水平要素投入来追求增长。在全球要素成本上升与国内劳动力成本增加的双重压力下,这种模式不仅效率低下,还加剧了资源浪费和环境压力。三是高能耗与高污染,在部分传统行业尤其是化工等重工业领域,生产资料技术水平低下,生产工艺复杂,导致能耗高、污染严重。超标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的排放,破坏生态环境。
面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即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的跨越、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从高能耗高污染向低能耗低污染的绿色化演进,必须通过培养更高素质的劳动者,创造更高技术的劳动资料和拓宽更广范围的劳动对象,催生出新质生产力,完成新技术“装备”传统产业,推进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三、新质生产力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
(一)培养更高素质的新质劳动者
培养更高素质的劳动者,成为推动传统产业向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的关键。这一转型不仅要求新质劳动者掌握传统专业技能,更强调对现代科技知识的融合、创新思维的培养以及实践能力的提升,从而形成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如何培养更高素质的新质劳动者?从教育层面看,要优化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学科设置,强化产教融合,培养既精通传统行业知识又能驾驭新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从技能层面看,要强化传统产业工人技能培训,比如,莆田出台的《2024年度“壶兰工匠”万人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计划》,培养一批既能深刻理解传统行业精髓,又能灵活运用新技术的新型人才,提升传统产业从业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为传统产业输送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
(二)创造更高技术的劳动资料
传统产业转型需要高精度、高效率、高智能的劳动资料,以适应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转型的需求。然而我们也必须正视,在引进这些高技术劳动资料的过程中,许多企业面临着种种困难,比如资金短缺,数字化能力的不足,数字化转型人才的匮乏。这些都会削弱了企业转型的意愿和实力,成了传统产业转型道路上的一大绊脚石。因此,需要政府出台更加精准、有力的支持政策,增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信心。同时,企业作为转型的主力军,要积极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加强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数字技术的融合应用,建设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政企携手合作,双向奔赴,形成强大的转型合力,创造和应用更高技术的劳动资料,共同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
(三)拓宽更广范围的劳动对象
传统产业的劳动对象多集中于性能简单,低环保的原材料,要实现绿色化转型,需要引入更广范围的新质劳动对象。这个更广范围,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分析。从横向上看,要不断丰富物质形态的新质劳动对象,引用生态环保,多功能新材料等。例如,莆田鑫瑞新材料科技公司研发的超临界发泡新材料,加工而成的鞋底更轻更弹更环保。从纵向上看,要不断引入数据等非物质形态的新质劳动对象,运用先进的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与其他生产要素深度融合,创造出既个性化又多功能的产品,提高产成品附加值,实现传统产业高端化。例如,莆田双驰通过引入数据要素研发“识足鸟”脚型足压一体式采集分析仪,产出既个性化又合脚的鞋子,一对一定制,不仅降低库存成本、材料损耗,同时减少了产品不良率,还大大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实现产品的高端化和绿色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