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峻
虎溪山位于湖南省怀化市沅陵县,因其形似卧虎,前有小溪,相传有猛虎常于溪前饮水、小憩而得名。这里既是蔡氏祖山所在,也是家族繁衍之地。“85后”律师作家蔡寞琰通过大量的家族日记、信件及口述资料,历时两年打磨,让原本只存在于故纸堆、黑白照和老辈们模糊印象中的人物,栩栩如生地走到读者眼前,让我们看到了百年间一个家族四代人的浮沉际遇。这部近20万字的非虚构文学作品《虎溪山下》,2025年3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受到读者热捧,豆瓣评分高达8.6分。
全书分为“虎溪山下”和“人事浮生”两个部分。上篇以作者的曾祖父蔡德秀为主线,描述了他与三位爱人之间历尽劫波的深情故事。而下篇则转换了讲述视角,展现了蔡家几代人的命运交织,从祖辈、父辈,再到作者本人,纵深探讨了家族的情感联结与历史背景。书中的每一个角色都活灵活现、有血有肉,仿佛历史的沉淀通过文字的魔力得以重见天日。
蔡德秀,这位原本拥有优渥出身和安逸前程的年轻人,在那个风云激荡的年代,却胸怀救国救民的赤诚之心,毅然选择了一条荆棘遍地的人生道路:他早年抗婚离家,成为第一批新学师范生,又改行学医。后投笔从戎,立下战功赫赫;再到四川署理一方县政,断冤案、剿山匪、禁大烟。袁世凯篡位称帝后,毅然加入了堂兄弟蔡锷将军的护国军讨袁。奔波半生,历尽千帆,最终主动挂印,归隐故里,于虎溪山下开了一间小小医馆,悬壶济世,造福桑梓。
书中,蔡德秀的三位夫人,各自以不同的方式,在时代的洪流中绽放着女性特有的光芒。遵父母之命迎娶的发妻聪明,顶着有名无实的婚姻在蔡家坚守一生,以卖豆腐为生,只求赢得丈夫的尊重;身世飘零的丫鬟素贞,在他的感召下投身革命,即使付出生命的代价也无怨无悔。她对爱人说:“我没有一天不想成为你的妻子,但更想先做好自己”;敢爱敢恨的友人之女婉英,为情远赴千里,追随爱人回到故里建医馆、开女科,成为旧时代最早的女性主义者,最终与爱人相偕白首。她们用自己瘦弱的肩膀,支撑起蔡氏一门的风骨与荣光。这样的家族故事,并非来自名门望族的辉煌,而是普通人家在岁月长河中留下的坚实印记。虽然没有被史书所记载,却是平凡人对家国的热爱和对正义的坚守,展现着一个普通中国家庭生生不息的美好与坚韧。
在书中,作者蔡寞琰毫无保留地袒露了自己成长过程中的不堪与伤痕:这个“在苦水里泡大的”孩子,五岁失怙,母亲改嫁,从小便饱尝了世态炎凉。家道中落,旁人的冷眼与生活的窘迫如影随形,他的人生之路格外艰辛。祖辈在虎溪山“留的东西”成了他直面困境的一束微光:曾祖父写下的“诗书传家不止,积善行德无尽”的家训,祖父在日常点滴中的言传身教,让他自幼学会了在困境中处变不惊,能始终保持一颗良善之心。他从最初对所谓“家族传承”的懵懂无知,到历经风雨后的深刻理解,凭借家族赋予的精神力量,完成了自我的蜕变与重生。在序言中,蔡寞琰写下了讲述这些家族往事的目的,“祖辈留的东西我接下了。我仍希望能为自己、为他人带来一点微茫的温暖与希望”。
以非虚构的方式书写家族故事,人们或许会有种种顾虑,担心难以做到“不虚美,不隐恶”,蔡寞琰却很坦荡:“我想过将曾祖父的故事写成一部跌宕起伏的小说,但曾祖父的小女儿——我的姑奶奶却告诉我,他们那一代又一代的革命者,理想是真实的,热血是真实的,献出的生命是真实的,有很多人没有被历史记载,但他们仍然真实地一往无前。因此,他们应该被真实地记录,让今人有机会看到,一百多年前的年轻人是怎样活着的。”在书中,他并没有刻意地煽情,也没有过多的浮夸,只是用自己简练而又不失诗意的文字,坦诚而细腻地讲述了百余年间的家族往事,真实生动地再现了三代人的命运浮沉——曾祖父投笔从戎,只为百姓生活安稳;悬壶济世,唯愿人间疾苦稍减。祖父数十年如一日,克服重重艰难险阻,修建乡村学堂,投身乡村教育,只为消除民众愚昧。而“我”,亦遵循祖父的教诲,在举步维艰的人生中活出了独属于自己的精彩。在这个平凡家族的壮阔史诗里,我真切地触碰到了时代洪流中微末众生身上的不凡光辉。
阅读此书,那些字里行间静静流淌出来的热血与理想,苦难之中不屈不折的脊梁和坚守,以及世代传承的良善与无畏,久久激荡在我们的心头,让人泪目,发人深思。正如书中所言,“再厉害的人也只能过这一生,再卑微的人也要过好这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