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肉桂·桂木

——物类互不相干的“桂”
湄洲日报 2025年09月07日

  □陈锦

  上八年级的侄儿发来一篇自己写的文章《八月的芬芳》,主要写赏桂的过程及对桂花的认识和联想,属游记散文。文章文字流畅,语句通顺,有纪实,有抒情,虚实相生。文章写道,“桂花全身是宝,它的花、果和树皮、嫩枝都可以入药,分别为传统中药的桂花、桂实和肉桂、桂枝”,在介绍其植物文化内涵时,非常自然地引用了“吴刚斫桂”“折桂”“三元五桂”等典故或传统词语。但笔者发现侄儿把不同种类的“桂”混为一物了,于是指出了其讹误所在,并把文章涉及的“桂”类进行梳理和甄别。

  侄儿文章中的所赏之“桂”,俗称“桂花”,其规范汉语名作“木樨”或“木犀”,为木樨科木樨属灌木或小乔木,园林中通常有金桂、丹桂和银桂等多个品系的繁多品种。但是,不管哪种桂花,都是观赏植物,都有花簇生于叶腋并且气味芬芳的特征。

  木樨的花古称“桂子”,木樨的果实中药名作“桂花子”,而不作“桂子”。

  传统神话说月亮里有一株古桂,这株桂就是桂花。另外,古代把科举考试得中雅称为“折桂”,因有“三元五桂”之吉言,其“桂”均为木樨。

  传统上的“桂”,也指樟科樟属的“肉桂”“天竺桂”和“阴香”等有香气并有药用价值的树木。其中,尤以肉桂最具代表性。

  肉桂又称“玉桂”,为全株具香气的常绿乔木。其干燥树皮即中药之“肉桂”,干燥嫩枝即中药之“桂枝”。

  与肉桂同科同属,而且香味也类似的树木有天竺桂和阴香等。其中,天竺桂和阴香的干燥树皮就是传统中药之“桂皮”。另外,天竺桂的果实也入药,中药名作“桂子”,或全称“天竺桂子”。

  樟类之药物诸“桂”,其物类与桂花风马牛不相及,就是药物本身也是源于不同物种。如果不掌握相关知识,而统指诸“桂”为“桂花”,或者把古诗文中的“桂子”理解为“桂花子”或中药之“桂子”(天竺桂子),都是认识上的讹误。

  此外,还有另一个物种“桂”。在广东中部以南一带,有一种桑科波罗蜜属的乔木也叫“桂木”,其木材亦称“桂木”,当地民间传统上以其果、根入药,果称“桂木干”。但是,这种“桂木”的木材跟以之为基源的药物都不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