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口岸高效通关

莆田边检站今年已办理出入境(港)船舶近900艘次,审批行政许可近3000件
湄洲日报 2025年09月22日

  本报讯 (全媒体记者 杨屹 通讯员 吴志)9月16日,东吴港区八方码头,马耳他籍船舶“帕拉博拉”轮正在卸载5万多吨煤炭。外轮梯口智能边检系统精准识别上下船人员,“一站式”线上申报让船舶实现“零等待”靠泊。这样的高效场景在莆田口岸加快“亿吨大港”建设中已成为常态。

  9月16日,记者从莆田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该站成立数智中心,推广“12367”、边检行政许可等服务平台小程序,推动线上、即时、电子化办理,今年以来,已办理出入境(港)船舶近900艘次,审批行政许可近3000件,助力打造通江达海战略港城。

  提升智能化水平,保障国际航运枢纽高效运行。该站推进的“网上办理窗口、港区入门闸口、上下船梯口”三口系统已全面落地,创新试行的“单专用通道模式”成效显著。该站还成立口岸开放政策服务专班,服务莆田在建及待开放的20座码头泊位;对重要能源及民生物资类船舶,推行“动态预检”“一船一策”“即靠即作”“入出境一次性办结”等查验模式,大幅提升通关效率。今年以来,莆田边检站在全省率先完成闸口智能查验通道100%覆盖率,智能化梯口、闸口精准管理人员超过6.3万人次。

  据介绍,今年以来,莆田边检站已监护7艘世界最大40万吨级铁矿船靠泊接卸,保障全球最大的量产工程轮胎出口、国内首艘超大型海工生活驳船出境、第800艘次液化天然气船靠泊,服务莆田口岸首次转口煤炭至印度尼西亚。莆田口岸硫酸铵吞吐量突破200万吨,同比增长31.06%。罗屿作业区对台湾地区铁矿石中转量连年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