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全媒体记者 郑已东 通讯员 蔡俊仁)记者昨日获悉,今年以来,市无线电管理局联合海事、海渔等部门建立水上无线电联合管理机制,破解监管碎片化、信号覆盖薄弱、执法取证难等痛点,赋能海洋经济发展。
湄洲湾、兴化湾、平海湾是海上运输、渔业生产及能源枢纽关键区域,但此前存在船舶AIS违规使用、VHF频道被占用、公众通信覆盖不足等问题,既影响水上通信安全,也扰乱渔业生产秩序。
为此,市无线电管理局构建“一库一图”监管体系,整合海事、渔业、港口企业等63个水上无线电台站数据,建成动态更新的台站数据库,消除“一船多码”“设备无证”安全隐患。同时,联合海事部门登船核查,同步采集水上专用无线电频率使用情况,绘制电磁环境全景图谱,提升信号异常识别效率。目前,已开展专项巡查3次,巡查海域超200海里,精准查处违规使用甚高频设备行为。
在通信升级方面,该局牵头编制公众移动通信系统海上覆盖拓展(站址)规划,探索“海上风机+公众移动通信基站”融合模式,推动海上风电平台与通信设施协同开发。目前已完成15个海上无人岛及海上风机底部平台基站建设,3个风机顶部制式基站正加快推进,建成后将实现鸬鹚岛周边公众移动通信全覆盖。未来将推进海上重点区域及主航道70海里范围内公众移动通信连续覆盖,解决渔民、商船“信号孤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