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股沟出现“鼓包”,别忽视!

涵江医院为七旬老人解除嵌顿疝危机
湄洲日报 2025年09月24日

  深夜,莆田涵江医院急诊通道,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宁静,72岁的患者李某被家人紧急送来救治。普外科陈庆城副主任医师、潘岳主治医生团队快速诊断,为其实施手术,让老人成功脱离嵌顿疝的“生死危机”。老人术后恢复良好,顺利出院。

  微创手术除剧痛

  李某的情况并非偶然。据了解,10余年前,他曾在一家医院做过右侧腹股沟疝手术,但术后不久,腹股沟区的肿物反复突出,在休息后可回纳,老人对此也未重视。他还患有前列腺增生,长期夜尿频繁却未治疗。

  此次危机的导火索,是5小时前的一次提水——用力瞬间,李某突然感到下腹痛,右侧腹股沟随即鼓起肿物,且无论怎么休息、按压,肿物都无法回纳,疼痛越来越重,还出现了腹痛、恶心、呕吐、肛门排气减少等症状。家人连夜将他送往涵江医院。

  陈庆城、潘岳接诊后,经过仔细检查,判断老人不仅是“腹股沟疝嵌顿”,还合并有“不完全性肠梗阻”情况,且嵌顿紧密,手法还纳已无效。若不紧急手术,被卡住的肠管可能因缺血坏死,引发严重感染甚至休克。

  面对这一紧急情况,医生团队迅速制订手术方案。患者高龄,身体耐受能力较弱,传统开放手术恢复慢,且可能增加并发症风险。团队经过综合评估,决定采用腹腔镜微创手术。

  术中,陈庆城通过1个1厘米、2个0.5厘米的小切口,置入腹腔镜观察发现,患者的部分小肠及大网膜嵌入疝环,嵌顿得十分紧密,嵌顿小肠长约20厘米。于是,陈庆城、潘岳为其松解复位嵌顿肠管,避免了切除肠管;实施无张力修补,避免了术后疝气复发。手术后第二天,患者恢复进食,后续恢复良好,顺利出院。

  及时就医勿拖延

  腹股沟疝就像是腹腔的“小漏洞”,腹腔内的小肠、大网膜等器官会通过腹股沟区的薄弱部位(如腹壁肌肉缺损、筋膜薄弱处)突出,形成肉眼可见的肿物,俗称“小肠气”。

  腹股沟疝具有“早期可复性”的特点。多数老人早期发现疝后,通过休息、平卧或用手按压,突出的肿物能回纳腹腔,因此容易被忽视。长期腹压增高是主要“推手”,比如前列腺增生、慢性咳嗽、便秘、提重物、剧烈活动等,会让腹腔压力骤升,挤压器官突出。若既往做过疝手术,但术后腹压问题未解决(如前列腺增生未治疗)或修补方式不当,容易出现复发。

  当突出的器官被腹股沟区的薄弱部位“卡住”无法回纳时,就会发展为“嵌顿疝”。这是疝的紧急情况,危险程度极高。

  因此,医生提醒,若发现腹股沟区有肿物突出,哪怕能回纳,也应及时就医;一旦出现肿物无法回纳,伴随疼痛、腹痛、呕吐等症状,必须立即急诊,切勿拖延。

  从紧急接诊到精准手术,从术后护理到健康指导,涵江医院以专业的诊疗技术、高效的急诊响应、温暖的医疗服务,成功化解了老人的嵌顿疝危机。该院将继续发挥微创技术优势,深耕老年急重症诊疗领域,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翁楷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