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慕榕
2025年,全国多地迎来村“两委”换届选举。这不仅是对现有村干部工作成果的检验,更是对村干部队伍建设的全新部署和规划。换届选举过程中,如何选拔和任用具备较高素质和工作能力的村干部,如何确保新任村干部能够迅速适应工作岗位并发挥积极作用,如何通过科学的激励机制激发他们担当作为的工作热情和创新能力,这些问题都亟需解决。
一、建立健全新时代村干部担当作为激励机制的意义深远
(一)赋能乡村振兴。乡村振兴任务繁重,产业、生态、乡风等各领域推进皆需村干部深度发力。健全的激励机制能够充分调动村干部积极性,推动他们投身产业振兴、生态宜居建设、文明乡风建设等工作。
(二)筑牢治理根基。健全的激励机制能强化村干部的责任担当,让党的政策执行不走样、切实落实到基层,稳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地位,依法依规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维护农村稳定团结,提升基层治理成效。
(三)助力人才汇聚。过去农村因激励不足,人才纷纷外流。合理的激励机制能够打破困境,对内为现任村干部拓宽成长路径,让他们扎根农村有盼头,能安心施展才华;对外则吸引在外人才、返乡青年投身家乡建设,为乡村振兴不断补充新鲜血液。
二、当前村干部担当作为面临的现实困境及其根源探寻
在2021年换届后,村干部队伍呈现年轻化、经验足、学历高的特点,为农村建设夯实了组织基础,担当作为态势良好。但是,担当作为仍面临一些困境,难以契合新形势、新要求。具体表现如下:干事激情消退,不想担当作为;发展能力短板,不能担当作为;担当勇气缺失,不敢担当作为。
经调研发现,上述这些表现,存在主客观问题:思想理论素养不高、实践能力薄弱;晋升途径狭窄,职业发展受限;工作量大、物质报酬微薄,付出与回报失衡;集体经济贫弱,发展支撑不足;容错保护机制不完善,干事顾虑重重等因素使村干部工作难尽全力,积极性受挫。
三、新时代村干部担当作为激励机制的系统优化
在乡村治理实践中,担当作为内涵丰富,是想担想为的主观意愿、能担能为的过硬本领与敢担敢为的果敢气魄三者的有机统一。故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相应举措。
(一)激发“想为”的动力。强烈的责任心和事业心是村干部良好工作状态的首要条件,须内外协同,激励村干部“想”担当作为。厚植理想信念。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村干部学深悟透、知行合一,以新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持续深化“党建引领、夯基惠民”工程,不断改进作风,强化服务乡村振兴的意识,助力乡村高质量发展。突出政治激励。重视从优秀村干部中选拔乡镇领导、考录公务员,推荐担任党代表、人大代表等;为正常离任村干部举办荣退仪式,提升其政治荣誉感,增强其归属感,让他们深感担当作为有奔头。优化薪酬福利。构建合理薪酬福利架构,落实基础薪酬增长、集体经济创收奖励机制,保障报酬与奖金随乡村发展适度提升,完善社保缴纳机制,对表现突出者给予额外激励,解除其后顾之忧,使其干劲满满。细化考评体系。打造日常、分类、近距离的知事识人考核系统,引入第三方和群众参与评价,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增强考核科学性与实操性,让实干者获得认可、崭露头角。倾注人文关怀。定期开展谈心谈话,精准把握村干部需求,答疑解惑、加油鼓劲;开展专项表彰,设立多元荣誉,扩大表彰覆盖面;宣传先进典型,发挥榜样引领作用;优化工作环境,全方位给予关心,激发工作热情。
(二)增强“能为”的本领。能力是村干部履职尽责、干事创业的硬核支撑,必须为村干部赋“能”,提升担当作为的胜任力。强化学习培训。构建动态学习培训机制,助力村干部紧跟党中央决策部署与政策前沿,着重培养信息技术运用、风险防控、法治思维、调查研究等能力,组织赴先进地区学习交流,为担当作为筑牢能力根基。畅通人才渠道。鼓励人才“下乡”,强化高学历人才基层激励政策,选派县级机关年轻干部驻村任职、挂职;结合后备干部选拔与村级班子建设,实施“雏雁”“头雁”工程,加强年轻干部储备。落实基层减负。上级部署工作坚持科学精准,明确村级工作范畴,杜绝层层加码、文山会海,深化基层改革,下放权力、赋能基层,严控过度“痕迹管理”与不合理“一票否决”;进一步完善数字化手段提升治理效能,释放基层活力。壮大集体经济。引导村级组织依托特色资源发展集体经济,做好“土特产”文章;搭建镇村共享平台,交流经验、互助帮扶,实现协同发展,为乡村工作提供有力经济依托。
(三)增强“敢为”的底气。面对部分村干部因惧风险而不敢担当的困境,健全容错机制迫在眉睫。推行合理容错。严格遵循“三个区分开来”原则,进一步建立健全常态化澄清机制,为敢于担当、踏实做事、不谋私利的村干部“兜底”,明确容错主体、范围与监督流程,配套申诉机制,及时容错、澄清,合理运用结果,让村干部卸下包袱、大胆作为。
(四)强化对“不为”的约束。为破除干部“佛系”“躺平”现象,需从制度层面强化管理。严管干部队伍。树立能者上、庸者下导向,严格考核,加大对不适任干部调整力度,整治消极、推诿等不良作风;强化日常监督与警示教育,咬住“常”“长”二字,加大对村干部担当不够、作风不实、执行不力等问题的监督执纪问责力度,以压力倒逼担当作为。
新时代村干部担当作为激励机制旨在通过各要素、各环节之间的系统联动和密切配合,以实现这一机制的最优化,不断释放新时代村干部担当作为的强大能量,持续构筑重视新时代村干部担当作为的良好生态,为“想为、能为、敢为”的村干部保驾护航,有效激发村干部干事创业热情,助推乡村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