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120指挥中心调度员“隔空指导”,助力挽回心脏骤停患者生命——

“别慌!立刻做胸外按压,取用AED”

湄洲日报 2025年10月22日

  前不久的一天夜里,市120指挥调度大厅又一次响起铃声。这是来自涵江区的紧急求助电话,声音带着明显的慌乱:“这里有人晕倒了,没知觉……”

  “请别挂断电话。”调度员李琴迅速响应,一边安抚现场人员的情绪,一边调度就近的救护车,启动医疗优先调度系统(MPDS),用沉稳的语气问道:“手机按免提,现在告诉我,患者是不是没意识、没呼吸?”

  得到肯定答复的瞬间,李琴指导电话那头分工协作:“附近有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现在派其他人去拿,拿到了告诉我,你现在先给他按心脏。”

  “你现在别慌,立刻给患者做心脏按压。”她精准报出动作要领:“手掌根放在两乳连线中点,双手交叠,按压深度要5厘米,跟我数节奏——1、2、3、4……”

  稳定的口令如一根隐形的绳索,牵引着施救者的动作。李琴不停地打气:“很好,就这样,千万不要停。”

  约5分钟过后,现场传来“AED拿来了”的回应。李琴引导他们把AED放在患者的头部和施救者之间的地上,提示他们解开患者胸部的衣物,“如果发现胸部是湿的,就擦干”。施救者打开AED盖子,按开关启动,接好电极板。李琴引导施救者按机器的指示操作。

  在等待救护车到来的时刻,调度员始终没有放松,反复叮嘱:“按AED的提示来做,持续胸外按压,坚持到救护车到达。”

  正是这通“隔空指导”,为患者牢牢守住了心肺复苏的“黄金时间”。随后,救护车抵达现场,医护人员接过救治“接力棒”。经过紧急处置,患者成功恢复心跳,并顺利送达医院进一步接受治疗。

  自动体外除颤器被誉为“救命神器”。当突发心脏骤停时,它能精准识别患者心律失常状况,在最佳时机给予电击除颤,促使心脏恢复正常跳动节律,更好地挽救患者生命。目前,群众可通过微信搜索“福建AED地图”,快速查询附近AED的位置信息。

  对于市120指挥中心调度员们来说,他们虽不像临床医护人员那样直面现场,可是努力“用声音跑赢时间”;虽然没有直面病痛,却用语言守护生命。此次救治的成功,是对莆田医疗体系高效运作的一次检验,印证了在院前心肺复苏中调度员电话指导的重要性。在紧急情况下,调度员的专业指导与现场人员的积极配合,能更大程度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为后续的救治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

  据统计,今年1—9月,该中心调度员累计通过MPDS指导抢救384起。建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