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黄凌燕)记者昨日获悉,市图书馆举办“沉思翰藻,美曰载归”馆藏古籍陈列展。国家图书馆复制出版的《永乐大典》首次展出。
市图书馆副馆长张翔介绍,《永乐大典》是国家图书馆四大专藏之一,也是镇馆之宝。目前共收藏《永乐大典》224册,占存世《永乐大典》的一半以上,其中62册现暂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近年来,国家图书馆扫描复制《永乐大典》,并出版。市图书馆应收尽收,目前收集入馆的有100多部。此次首次对外展示,让读者现场观摩,了解《永乐大典》前世今生,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启发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共同保护古籍的责任担当。
中华典籍浩如烟海,蕴含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思想智慧和知识体系,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图书馆现收藏有1911年前的古籍1181种10399册。其中,明刻本97种953册、清刻本1084种9446册。最早的刻本为宋刻元明递修本的《魏书一百十四卷》,入选《中国古籍善本总目》的有42种385册、《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有3种114册,数量和质量位居全省市级馆前列。
举办馆藏古籍陈列展,让珍贵古籍走近民众,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感,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此次除了《永乐大典》,一批莆仙当地珍贵古籍也一并展出。馆藏十四家本《木兰陂集》,收录历代关于木兰陂的各种文献资料,其主要内容包括《莆阳木兰水利志》与相关序文、传记、书志以及诗词歌赋等,对于木兰陂水利工程及相关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与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