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湄洲日报社数字报纸
B3:北岸观察  快乐写作
走一段红军路

□林泽宇(四年级)

  一段旧迹斑斑的小路,见证着那段英雄的历史;一座古韵悠悠的石桥,连接着过往与今日。

  “儿子,今天我带你去参观老革命根据地,就在我们涵江白沙。”爸爸一脸神秘地说。我们驱车来到了白沙镇澳柄村。这里是闽中第一枪打响的地方,也是福建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来到门口,“闽中第一枪”五个遒劲有力的大字在阳光的映照下熠熠生辉,使教育基地更显得庄严肃穆。走进大门,映入我眼帘的是两座巍然屹立的战士雕像。他们头戴军帽,身着军衣,脚穿草鞋。一个身上背着炸药包,手中紧紧握着步枪;另一个身上挂着弹夹,高举着钢刀。他们紧紧抿着的嘴,坚毅的眼神,无一不诠释着坚定的革命信念和崇高的革命理想,他们仿佛随时要与敌人浴血奋战。

  往后走几十米,就是红军207团旧址陈列馆。陈列馆中一幅幅真实的图画、一段段热血的文字,向我们生动地展示了红军207团的英勇战斗事迹。玻璃罩中,红军使用过的军号、马灯、草鞋、梭镖、暖水壶等物品静静地躺在那,向我们诉说那段艰苦而悲壮的历史。我久久地注视着那双草鞋,一根根枯黄的稻草插进粗麻搭成的经纬格局中,制成了那样一双简单而粗糙的草鞋。这双草鞋,陪伴着红军战士穿过了枪林弹雨,征服了高山险阻,跨越了沟壑天堑,度过了那段不平凡的血与火交织的岁月。

  不知不觉间,我们来到了澳柄桥。这是一座历经800多年风雨的古桥。几块狭长的青石板搭在苍劲雄伟的桥墩上,青石板由于岁月的打磨已经斑驳,几丛青苔从石板间的缝隙中伸出脑袋。走过桥,爸爸对我说起了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1929年夏天,红军207团成立后,在澳柄桥设了哨卡,敌人前来围剿时,由于寡不敌众,团长黄琬不幸牺牲,但是红军战士们毫不退缩,一直和敌人奋战到底,打枪了闽中革命第一枪。”

  听完这段英雄的故事,我的心情既沉重又激动,我再次慢慢地踏上澳柄桥,桥底下溪水潺潺,当年红军就是在这桥上,穿着草鞋,提着马灯,背着步枪,怀着信心,揣着希望,走过风雨中的澳柄桥,走过艳阳中的澳柄桥。澳柄桥上留下了红军的足迹,也铭记下了红军英勇顽强、克敌制胜的伟绩。

  我抚摸着狮像,望着两岸:青砖红瓦前,几位老人正悠然自得地聊天品茶;鹅卵石铺就的小路上,几个孩童正追逐嬉闹;菜园中,绿油油的蔬菜正迎风微笑;果园中,硕果累累的香蕉树正晃着脑袋向我们点头……好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但是这美好的一切,都是红军当年用鲜血用生命换来的。想到这,我不禁哼起了红色歌谣:“一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下了山……”

  在这般日子中,走一段红军小路,踏一座古韵小桥,哼一首红色歌谣,聆听一段英雄故事。我想,虽然我还是一名小学生,但是,我会继承红军的无畏精神和坚定信念,顺着他们的脚步,继续他们的路……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1版:要闻
   第A2版:要闻
   第A3版:国内国际
   第A4版:专版
   第B1版:民生
   第B2版:秀屿观察  追新族
   第B3版:北岸观察  快乐写作
   第B4版:要闻  文体
压实责任 防控风险
举办演讲颂党恩
党日活动抒忠诚
虔诚进香拜妈祖
走一段红军路
给赵一曼前辈 的一封信
家乡的荔枝
我的超人妈妈
红色钟楼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新闻热线:0594—2233580 广告热线:0594-26911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4-2606955
闽ICP备06035371号   闽公网安备35030002001038号
湄洲日报社(莆田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ptx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湄洲日报北岸观察  快乐写作B3走一段红军路 2021-07-09 2 2021年07月09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