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产业先行。大洋乡因地制宜盘活农业资源,发展特色产业,整合企业、院校、土地、技术以及资金等资源,助力乡村振兴。该乡已创建稻菜轮作示范区133公顷,秋冬种覆盖率90%以上。
“撂荒地”变身“致富田”。该乡以车口村为中心,推动开展撂荒地整治、复耕复产工作,通过优化生产布局、推广良种种植、创办生态栽培示范区等措施,壮大粮食作物规模。依托涵江区乡村生态产业振兴院、大洋乡乡村振兴专家工作站,升级建设北部山区优质稻产业区,建立高标准农田,引进基础机械化设备,形成规范化连片种植,为实施“稻菜轮作”模式奠定坚实基础。
该乡以崇兴村、大洋村、车口村、霞洋村、坝头村、杏山村为示范区,在优质选种、高标农田基础上,发展“稻菜”轮作模式。稻菜轮作的绿叶菜根系在采摘过程不仅能松土促废菜废叶入土降解为有机肥,具有肥田功效,提高农田种植效率,还能带动附近村民灵活就业,实现增产增收。在水稻收割季结束后,农民及时播种莴苣、甘蓝、萝卜等短季春冬蔬菜,借助大洋乡气候温差大、日照时间长、土壤无污染、水质优良等优势,培育符合市场需求的有机绿色蔬菜。
该乡加强与福建农林大学、莆田学院、有亩田等校企合作,提高标准化种养水平,还发展“互联网+”线上销售渠道,完善物流供应链,实现“冬闲”到“冬忙”转变。
今年,大洋乡将围绕“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方针,对标市场实际需求与自然禀赋,积极提升农业生产结构,发掘“科特派”智囊作用,结合第二季“我在大洋有亩田”活动,深挖“一地多用、科学轮作、高效轮作”,助力大洋乡群众持续增收、农业蓬勃发展,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注入更多活力。 全媒体记者 凌霆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