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促进残疾人就业创业是帮助残疾人增收致富、融入社会、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近年来,仙游县先后出台了多项政策,特别是加大对残疾人的劳动技能培训投入,经常开设多形式、多层次的职业技能培训班,定期举办残疾人就业专场招聘会,成立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机构,建立残疾人扶贫开发培训基地,实施自谋就业社会保险补贴等,增强他们自身的“造血”功能。
近日,仙游县残联举办残疾人职业技能提升培训暨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组织全县有培训需求、具备就业条件和就业能力的100名残疾人参加。高级工程师施雄锋深入浅出、手把手地传授沉香栽培技术相关知识。该县残联理事长陈春泉介绍,此次培训课程设置针对性、实用性强,让受训残疾人对沉香种植技术有了一定的了解,掌握了种植技能知识,提升了创业就业能力,增强了残疾人就业创业的信心。
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残疾人在社会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就业、创业面临众多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因此,在受训残疾人开启创业梦想的同时,该县注重残疾人创业工作,积极落实就业援助政策,通过探索实施“政企合作、产业助残”新模式,走出了一条解决残疾人就业创业困难的新路子。
今年,该县将为89名受助对象开展扶持就业创业项目,每人每年补助不超过5000元。该县残联工作人员林旭东介绍,经过多年努力,该县一大批受训农村残疾人掌握了一定的种植养殖、服装制作、电脑操作、油画绘制、家电维修等职业技能。目前,该县已建立残疾人扶贫开发培训基地5个,不断满足残疾人个性化的就业创业需求,协同税务等部门落实各项农村残疾人扶持政策,1.3万多名掌握一技之长的残疾人在家门口就业创业,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明显提高。
在此过程中,仙游县还通过走访发掘扶持培育出了颜潮斌、杨明镇、张清宇等一大批自强模范,积极营造了残疾人自主创业的良好氛围。(陈国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