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暑期,旅游市场持续升温。近日,湄洲岛夜市正式开街,吸引了各地游客来此游夜市、品“海味”,海岛旅游“夜经济”潜能持续释放。
“夜经济”是经济开放度、便利度和活跃度的晴雨表,不仅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对于扩大内需、繁荣市场、创造就业等也具有明显的拉动作用。当前正值旅游旺季,充分释放“夜经济”的消费潜能可谓正当其时。品美食、观演出、拍美照……由政府搭台、商户联袂参与,共同打造尽显“烟火气”“文化味”的“不夜城”,是莆田文旅人气提升、消费动能复苏的一个生动缩影。
需要注意的是,夜市不仅仅只是美食街或大卖场,它应当是一个多元化、持久发展的“夜文化”聚集地,发展“夜经济”呼唤更加长远的经营理念。怎样进行合理规划,避免同质化、低水平建设,走出一条兼具烟火气和地方特色的夜间经济新路子?如何加强对夜间经营场所的监管,保障食品安全、提升环保水平?如何完善交通、停车场等基础设施,提升治安管理、噪声控制、垃圾处理等公共服务水平……让夜间经济“火起来”“热起来”,不仅是一道经济课题,也是一道复杂的治理考题。必须下好“绣花功”,放大自身特色,做好细节管理,改善用户体验,打造一批“本地人常去、外地人必去”的打卡地,让“夜经济”不断为经济发展持续注入动力活力。
袅袅烟火气,升腾“夜经济”。夜市只是一个起点,是“夜经济”文化的一种呈现方式,期待我市今后拥有更多发展“夜经济”文化的抓手,让这抹烟火气久久延续下去。
郭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