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涵江区大洋乡避暑的游客增多,大洋村、车口村、崇兴村“老党员工作室”的老党员们积极发挥作用,当起红色文化讲解员、旅游向导、环境保护志愿者……让大洋乡清风拂面、祥和宁静,成为令人向往的“诗和远方”。
今年以来,大洋乡系统梳理“老党员工作室”的职能范围,实现群众需求清单和工作室服务清单的精准对接,打通村居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在村庄规划、民生改善等关键领域,突出老党员话语权,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建议21条,成为推动地方发展的“智囊团”。在矛盾调解工作中,“老党员工作室”组建“五老”调解委员会,调动“银晖”力量化解矛盾纠纷,调解率达95%,让群众幸福“满格满电”。
以车口村“老党员工作室”为联系点,在科技小院、高校专家团队等指导下,联合“有亩田工作室”,探索建立“基地+农户+新型经营主体”产学研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新模式。通过开展“科特派+田间老专家”结对帮扶,发挥老党员的示范作用,带头生产优质绿色农产品,带动农户参与技术推广,推动农作物改良升级,建立优质稻、再生稻生产基地。同时,为大洋优质米品牌代言,利用“我在大洋有亩田”稻田认领活动,扩大大洋品牌影响力,助力乡村振兴。
“老党员工作室”与学校、家庭紧密配合,在关心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上下功夫,举办励志讲座8场次,开展心理辅导等活动,并通过讲述革命故事、英雄事迹等,激发青少年爱党爱国情感,赓续红色血脉,凝聚奋进力量。同时,依托长者食堂,经常性组织老人集体用餐、开展文娱活动等,丰富老人精神文化生活,让社会服务更有温度。
全媒体记者 蔡玲 通讯员 朱江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