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湄洲日报社数字报纸
A1:要闻
~~~
~~~
~~~●《新闻沙龙》邀请相关人士座谈青少年教育
~~~——我市强基固本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高质量发展
~~~传达学习贯彻省委市委政协工作会议精神
~~~我市开展联合采风活动
~~~我市多式联运货物中转量居全省第一
~~~为全省唯一
托起残疾人“稳稳的幸福”
——我市强基固本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高质量发展
  图为涵江区残联联合涵江区卫健局组织评残专家等开展免费上门评残服务。

  今年以来,我市结合大力实施“党建引领、夯基惠民”工程,狠抓基层残疾人组织规范化建设,激发残联干部队伍内生动力和履职活力,推进各项惠残政策在莆田落实落地,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高质量发展。

  健全体系 绘就幸福底色

  出行难、交流难……残疾人打官司遇上这些难题怎么破?日前,中国残联在福建莆田召开全国残疾人法律服务和多元解纷工作现场会,与会人员实地调研莆田市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多元解纷中心,了解莆田经验做法。

  我市在全国率先建立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多元解纷中心,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完善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多元解纷工作机制的若干意见》《莆田市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多元解纷工作经费管理暂行办法》等,市残联、市法院等多部门联动,同题共答,创新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打造多元解纷“莆田样本”。

  这是我市不断健全关爱服务体系的一个缩影。目前,我市在全省率先建立“一户多残”残疾人家庭生活困难补助制度,按照每人每月100元标准,全市已有2.1万余名残疾人享受“一户多残”补贴。将低保边缘家庭中的重度残疾人、重病患者等特殊困难残疾人参照“单人保”纳入低保,已有1.7万余名残疾人享受低保,有2200余名残疾人享受特困供养。

  我市还多措并举推动残疾人服务“零距离”。在各县级评定医院和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设立残疾人证受理窗口,实现残疾人证办理“窗口前移、一窗受理”。各基层残疾人每年组织对行动不便重度肢体残疾人和精神障碍患者开展摸底工作。2023年以来,组织评定医师为300多名疑似残疾人开展上门评残服务,实现办理残疾人证“一趟不用跑”。

  数智助残 提升服务效能

  眼下,我市残疾人只要打开“莆田残联”微信公众号的“莆善情”预约入口,就能进行残疾人评残就医、肢体康复和特殊未成年人“医教融合”等服务预约。

  数字化技术极大地提升服务残疾人效能。助残志愿者通过“莆田残联”微信公众号链接,收集残疾人服务需求,反馈到“莆善情”助残服务云平台。平台通过呼叫派单,乡镇(街道)残联、村(居)残协积极协助志愿者完成残疾人服务需求接单、现场确认等工作。我市成立“莆善情”智能助残服务中心、市未成年人“爱特”服务中心以来,全市1000多名乡镇(街道)、村(居)残疾人联络员及300多名医护人员注册加入“莆善情”助残志愿者队伍,与18家爱心企事业建立联动机制,常态化深入村(居)开展扶残助残活动,共有1.6万多名残疾人得到个性化志愿服务。

  给平台、拓渠道、练技能,我市还采用“订单式”服务点亮残疾人就业梦。发挥“莆善情”智能助残服务中心平台优势,有就业服务需求的残疾人通过拨打平台统一服务热线,即可完成办理求职登记、培训需求登记及就业政策咨询等相关服务申请,由专门工作人员做好后续跟踪服务。今年已接到服务诉求并反馈221人次。整合爱心单位等助残资源和力量,为残疾人提供订单式培训,如携手国网莆田供电公司启动“无忧电工”助残志愿服务项目,已免费培训残疾人190人次。今年上半年,全市城镇残疾人新增就业完成率106%、农村残疾人新增就业完成率105.17%。

  依托“全市一张图、全域数字化”平台,市残联建立全省首个残疾儿童康复智慧服务系统,把全市27家残疾儿童康复服务协议管理机构纳入残疾儿童康复智慧服务系统,针对有需求的残疾儿童,常态化开展医疗评估以及感统课、个训课等公益康复指导服务。今年以来,已开展22场线下活动。

  强化保障 汇聚强大力量

  基层组织建设是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根基。市残联党组、理事会高度重视、有力有序推进各县区(管委会)基层残联换届及组织规范化建设。在新一届班子的带领下,圆满完成54个乡镇街道残联换届工作,基层残联面貌焕然一新,为高质量推进助残工作提供人才支撑。

  我市进一步健全以县级残联为主导、以乡镇(街道)残联为骨干、村(居)残协为基础的残疾人组织网络,持续提升残疾人问题就近就地解决能力。各村(居)成立残协,由村(居)两委成员担任残协主席,并配备联络员。

  市残联会同市民政局、市人社局出台《莆田市残疾人联络员管理实施办法》,明确了乡镇(街道)、村(居)联络员职责,积极推广城厢区华亭镇残联以及云峰村残协的经验做法,推动村(居)残协“强起来、活起来”。按照基层残疾人组织规范化建设的要求,全市54个乡镇(街道)残联做到组织落实、办公场地及配套设施落实、制度落实、任务落实和经费落实“五落实”,有力提升了基层残疾人工作效能。

  我市始终关心关爱残疾人联络员的生活,加强与市财政局协调,逐步提高残疾人联络员待遇标准。目前,全市乡镇(街道)残疾人联络员工资为2800元/月,村(居)残疾人联络员岗位补贴提高到200元/月,并设立年度绩效考评工资。为练好残疾人工作者队伍的“内功”,市残联加大对残疾人工作者的培训力度,提高基层残疾人工作者队伍素质。

  “基层残疾人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残疾人的桥梁和纽带,是发展残疾人事业的重要组织保证,是为残疾人服务最有力的抓手。”市残联理事长陈念禧表示,他们将继续加强基层残协建设,打通联系和服务残疾人“最后一公里”,凝聚服务残疾人新力量。 

  全媒体记者 吴琪娜 文/图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1版:要闻
   第A2版:要闻
   第A3版:国内国际
   第A4版:新闻沙龙
   第B1版:产经
   第B2版:城厢观察 教育
   第B3版:天平 晚晴
   第B4版:卫生
习近平同柬埔寨人民党主席、参议院主席洪森会谈
《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纲要》出版发行
走出“成长的烦恼”
托起残疾人“稳稳的幸福”
市政协召开党组(扩大)会议
网络大V打卡木兰溪
持续开拓港口货源市场
湄洲岛入选全国新型电力系统示范标杆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新闻热线:0594-2233580 广告热线:0594-26911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4-2606955
闽ICP备06035371号   闽公网安备35030002001038号
湄洲日报社(莆田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ptx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湄洲日报要闻A1托起残疾人“稳稳的幸福” 2024-12-04 2 2024年12月04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