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全媒体记者 吴双双)近年来,市教育局认真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积极推广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充分发挥国家平台助教、助学、助研、助管的作用,以数字化赋能我市基础教育扩优提质,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取得积极成效。
我市基本实现中小学师生在国家平台上“归校归班”。全市入驻国家平台学校1043所,已激活学校1043所,其中中小学732所;共创建班级1.64万个,其中行政班1.27万个;注册用户达108.67万,多项指标居全省第一。
积极应用国家平台教学教研各项功能。国家平台11项教学功能(作业、课程、课后服务、打卡、信息统计、成绩管理、学生评价、通知、问卷调查、资源库使用、习题库使用)得到积极应用,有9项功能应用居全省第一。市、县区教育部门正探索基于平台学生评价、成绩管理及奖状等功能的全面应用,逐步形成基础性的学生过程性档案,进一步加强家校沟通的应用内容。
国家平台教研功能应用水平逐步提升。全市基于国家平台已创建群组5650个,其中教研群4566个,工作群437个。发布研修活动5100多个,参与教研活动总人次达12万人次,所有指标均居全省第一,已初步实现基于国家平台研修场景的常态化校本研修、校际研修及打造区域教研共同体等。
随着教学教研各项功能的积极应用,我市师生、家长在平台上的访问量明显上升。各学校踊跃组织参加国家平台教师研修、精品课等各项活动。2022至2024学年度,全市寒暑假教师研修活动各项指标均为全省前列。今年暑期研修,全市参训人数为33365人,学习人数33286人,完成学时人数33061人,所有指标均为全省第一。
积极组织全市中小学教师参加教育部“基础教育精品课”活动。今年全市共有644名教师上传645节作品,其中102节已获评福建省“基础教育精品课”。在国家平台课程资源应用和建设方面,逐步形成学习使用国家平台资源和制作建设优质资源的良性循环。
认真组织参加全国第八届中小学生艺术节网络平台活动,共有734个中小学通过平台报送活动开展情况,上报率居全省第一。广泛参与国家平台的教育部中小学读书分享活动。2023年,全市累计上传学生作品3195件,分享教师导读视频687件、学校导读视频8件、学校案例34件,走在全省前列。今年以来,累计上传师生阅读作品4816件。今年3月,我市获评“2023年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区域优秀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