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湄洲日报社数字报纸
A4:生活
“两头婚”:一种新型婚姻生活方式

  周末,在涵江一中学当教师的谢婷美从父母家回自己的小家,和丈夫团聚。谢婷美说,今年初结婚时,她和丈夫两人约定婚后按照“两头婚”模式来生活。平时各自继续与原生家庭保持“黏性”,她住父母家,周末或闲时想见面的时候,双方就腻在一起,彼此忙的时候就互不打扰;以后孩子生两个,一个随父姓,一个随母姓,延续两家血脉,皆大欢喜。

  “两头婚”,既不是男娶女嫁,也不是男方入赘,而是两家对等,年轻夫妻成家以后,两边都有婚房,两头走动,双方依然与自己父母保持一定的居住和经济联系。同时,在姓氏传承上,也采取相对灵活的处理方式。

  “两头婚”的一大特点是自由。结婚以后,仍然可以回到各自家中居住,或是夫妻两人轮流去双方父母家中居住。谢婷美告诉笔者,她是独生女,和父母感情很好,之前她有过“恐婚症”,就是怕嫁出去后离开父母。“两头婚”模式让她婚后仍可以回到自己家,继续享受父母的关爱,感觉很暖很自由。她还和丈夫约定,逢年过节,可以夫妻俩一起去双方父母家轮流过,也可以各回各家陪伴父母,其乐融融。

  涵江区妇联主席陈丽琼在接受采访时说,传统婚姻中,女方父母经常索要高额彩礼,要求男方买房买车,给男方带来了很大经济压力。为了成全婚姻大事,有的男方家庭只好将所有积蓄都耗费在这上面,有些家庭甚至举债讨媳妇。但在“两头婚”中,这些负担大大减轻,让年轻人能够更轻松地走进婚姻殿堂。

  “两头婚”还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传统婚姻中常见的婆婆妯娌等家庭矛盾。由于双方各自独立生活,减少了在同一屋檐下相处的机会,自然也就减少了因生活习惯、家庭琐事等引发的家庭矛盾。

  那么,“两头婚”模式会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吗?毕竟“两头婚”是基于男女双方彼此都有能力,互相都很独立的情况下才能运作,不同年龄段、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对于“两头婚”的接受程度,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涵江区妇联曾对“你是否接受‘两头婚’模式?”做过随机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年轻一代,特别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他们更加注重个人独立,同时也希望能够在家庭责任和个人梦想之间找到平衡点,大部分人表示愿意尝试这种新型的婚姻生活模式。而老一辈的人,由于深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对于“两头婚”中夫妻双方保持经济独立、轮流居住等做法感到难以接受,持反对态度。

  “两头婚”体现了对传统婚姻模式的一种变通和创新,不仅反映了社会变迁中的多元性和包容性,也为人们提供了更加灵活的婚姻生活方式选择。             林亦霞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1版:要闻
   第A2版:书香
   第A3版:国内国际
   第A4版:生活
“两头婚”:一种新型婚姻生活方式
营造美好成长环境
图片新闻
闲趣之趣
筑牢消防“防火墙”
关爱环卫工人
强化食安监管
“法”趣横生 寓教于乐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宪法权威 “邮”然而生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新闻热线:0594-2233580 广告热线:0594-26911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4-2606955
闽ICP备06035371号   闽公网安备35030002001038号
湄洲日报社(莆田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ptx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湄洲日报生活A4“两头婚”:一种新型婚姻生活方式 2024-12-08 2 2024年12月08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