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全媒体记者 刘永福)记者昨从市医保局获悉,12月1日起,全国医保上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类风湿关节炎、冠心病、病毒性肝炎、强直性脊柱炎5种门诊慢特病相关治疗费用跨省直接结算服务。
此前,全国医保已上线高血压、糖尿病、恶性肿瘤门诊放化疗、尿毒症透析、器官移植术后抗排异治疗5种门诊慢特病相关治疗费用跨省医保直接结算服务。此次新增后,全国所有医保统筹地区作为就医地,可提供10种门诊慢特病相关治疗费用跨省医保直接结算服务。
市医疗保障基金中心医保待遇科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国家医保局将覆盖人群多、药物治疗为主、待遇差异小的5种门诊慢特病病种纳入跨省直接结算服务,让更多的参保患者享受跨省就医直接结算服务。参保人按照规定完成医保门诊慢特病待遇认定后,可登录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在“异地备案”服务专区,点击“查询服务”下的“异地就医更多查询”“门慢特告知书”,了解我市门诊慢特病相关治疗费用跨省直接结算政策、结算流程等内容。
据悉,我市作为参保地和就医地,自2022年起门诊慢特病费用跨省直接结算已累计服务2.84万人次,减少个人垫付2700万元。全市已开通门诊慢特病跨省联网定点医疗机构24家,下一步还将把更多符合要求的定点医疗机构纳入跨省直接结算范围,为参保群众提供更高效便捷的医保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