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至7日,福建农林大学“海韵妈祖,信俗探源”实践队前往湄洲岛,聚焦世界级非遗妈祖信俗,开展“返家乡”服务家乡建设社会实践活动。实践队队员们综合运用田野调查、民俗体验和学术研讨等方式,力求深度探寻妈祖信俗“千年流布、历久弥新”的文化密码,探索其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发展路径,以青春力量为古老文化注入新活力。
2月5日是农历正月初八,由湄洲妈祖祖庙董事会主办的“妈祖赐福,欢庆元宵”——莆台同胞护驾妈祖金身回上林故居省亲布福活动盛大举行。两岸同胞同谒妈祖的盛况,一下子就让刚刚上岛的队员们感受到妈祖文化的凝聚力。“之前只在材料上看到‘妈祖文化是连接两岸同胞的重要精神纽带’,这次切身体会到了妈祖文化在两岸民间的活力和‘两岸一家亲’的温情。”实践队队员林潼欣说道。
湄洲岛妈祖金身巡安布福是妈祖信俗的最集中的体现之一,传承至今已逾千年。队员们现场观看、记录了巡安队伍的仪仗队、仪卫队、英歌队、湄洲女提灯队等各地特色民俗阵头后,又前往湄洲妈祖祖庙,与祖庙工作人员座谈,详细了解妈祖信俗中“送妈上宫”闹元宵、“五宫起”、妈祖祭典等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以及制作妈祖花、妈祖供品等非遗技艺,还体验了“三献礼”。
建筑是凝固的文化。队员们参观了妈祖祖庙建筑群,了解祖庙历史沿革与建筑特色;前往天妃故里遗址公园,在妈祖源流博物馆、妈祖故居、林氏宗祠、妈祖信俗传习馆等地,通过一件件文物、一份份影像等,探究妈祖文化起源和发展与当地地理、历史的紧密联系,挖掘信俗文化根源。艺演是活态的传承。队员们还前往妈祖影视城,观看全国首部妈祖文化主题大型文旅实景演艺节目《缘起湄洲》,在《荡寇风云》《海岛往事》《台湾欢年》等一个个节目中,思考妈祖文化年轻化、时尚化、多元化的传播与传承路径。
在湄洲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期间,队员们还前往渔村走访,邀请老渔民讲述与妈祖的故事,了解妈祖信俗在家庭中的传承发展;来到景区,向游客发放宣传手册,了解游客对妈祖文化的知晓度、兴趣点等,为做好社会实践活动“后半篇文章”打好基础。
“此次‘返家乡’社会实践,是一次文化的溯源之旅,更是一次传承与创新的探索征程。”实践队副队长汪嘉钰说,团队成员努力探究妈祖信俗的当代传承生态,观察妈祖文化独特的信俗仪式,剖析妈祖文化在凝聚社会力量、促进区域和谐等方面的独特作用,在实践中提升了文化素养,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实现自我成长与文化传承的双赢。下一步,将通过新媒体宣传、文化活动等,为推动妈祖文化的传承与传播注入青春力量。
陈吴朵葳 李斐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