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涵江区涵西街道居民杨志英来到便民服务中心,办理社保业务以及公交一卡通业务。她欣喜地发现,原来分散的职能现如今都整合到了一个窗口。
仅花费不到半小时,窗口就为杨志英办好了她所需的业务。杨志英高兴地说道,以前办这些手续要跑好几个地方,有时资料没带全还要多跑好几趟,对她这样腿脚不便的居民来说十分麻烦。现在在一个地方就能办好,且工作人员态度热情,一次性告知要准备的材料,省去了来回奔波的不便。社区里设有服务站点,一些小事在社区就能解决,真的是省心省力。
便民服务不仅仅是提供一些日常事务的办理窗口,更是连接政府与百姓的桥梁,是化解社会矛盾、凝聚社区力量的关键。涵西街道打造“一站式”便民服务中心,整合民政、农保、卫生、一卡通等多个部门的业务,让居民进一扇门,办所有事。不仅如此,街道还将便民服务网络向社区延伸,在各个社区设立便民服务站点,配备专职人员,为居民提供家门口的贴心服务。同时,利用信息化手段,搭建线上便民服务平台,实现部分业务网上办、掌上办,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全方位提升服务效率。
去年,该街道通过提升改造长者之家、新建长者食堂、综治中心标准化建设、成立“苍林晚晴”老党员工作室等,让“养老”变“享老”,苍林社区成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成功通过省级“完整社区”样板建设。社区内中小学配置完备,大型公园全方位补齐儿童游乐空间。修缮整治路面、改造无障碍设施,变“有碍”为“关爱”,邻里和谐、功能齐备、适老宜幼,为居民的幸福生活“加码”。
涵西街道党群服务中心主任邱清清说,涵西街道首批完成综治中心标准化建设,成立人大代表联系群众活动室与矛盾纠纷多元调解工作室。整合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等多种调解力量,针对邻里纠纷、家庭矛盾、物业纠纷等各类矛盾问题,采取“一站式受理、多元化调解”的工作模式。依托莆田市社会治理大数据云平台场景运用模块,专人跟踪督促,及时跟进协调事件办理,进一步加强矛盾纠纷事件处置化解和重点人员监督管理,实现矛盾纠纷的发现、上报、处理、反馈、评价全过程管理。
2024年,“多元调解工作室”受理矛盾纠纷事件104件,已化解101件,化解率97%。接下来,涵西街道将继续深化“互联网+便民服务”,拓展更多线上服务功能,让数据多跑路、居民少跑腿。加大对社区便民服务站点的投入,丰富服务内容,持续打造15分钟便民生活圈。
全媒体记者 蔡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