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全媒体记者 黄凌燕)记者从日前市“四普办”召开的莆田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推进会上获悉,今年我市要求完成新发现文物调查建立“五个全覆盖”台账,即专项调查、重点区域、水下文物调查、重点行业、地域特色资源。
专项调查,包括区域考古调查、石窟寺及摩崖石刻调查、革命文物调查、碑刻文物资源调查等成果利用;重点区域,即历史文化名街、名镇、名村和各级传统村落;重点行业,有历史建筑、水利遗产、农业遗产、教育遗产、工业遗产及老字号;地域特色资源包含省里开展的革命文物、闽南红砖建筑、土楼、土堡、庄寨、廊桥、涉台、涉侨、海上丝绸之路等9项专题调查和我市开展的1项妈祖文物专题调查。
新发现文物是普查成果的重要体现,也是丰富我省文化遗产体系的历史机遇。我市要求各县区(管委会)践行“应普尽普”“应保尽保”原则,在全面排查、科学认定上下功夫。加大调查力度,做到重点区域全覆盖,对普查重点区域开展地毯式普查,符合文物认定标准的均应调查登记。做到地域特色资源全覆盖,重点突出历史、艺术、科学价值。调查中要做好测绘、拍照、档案记录,做到“一物一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