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全媒体记者 黄凌燕)记者昨日从市“四普办”获悉,5月上旬至中旬,省“四普办”组织20余名文博专业人员组成文物普查新发现工作调研组,分组对全省九个设区市的“四普”新发现文物调查工作进行实地考察和指导。
在莆田调研期间,专家们在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实地察看文物保护现状,详细了解街区内文物的历史背景、建筑风格、保存状况,对已登记的新发现文物进行分类和评估,并指导属地普查队新普查登记了4处文物。
新登记的原莆田县侨联办公楼,建于1918年,是华侨联谊筹备委员会的办公场所,符合我省涉侨专项文物调查条件。如今,这处建筑重新修整并活化利用,作为莆田华侨文化主题馆,共设6个展厅、16个板块,成为承载华侨历史的展览馆。
此外,新登记的新发现文物还有后街11号罗氏民居、黄巷里53号民居、大路街331弄郑氏民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