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全媒体记者 杨屹)入夏后,老年人的血压容易出现较大幅度的波动,可能会引发头晕头痛、心慌胸闷、肢体麻木等不适症状。
市第一医院老年病科主任医师方荔玮介绍,夏日气温升高,人体血管扩张,血管阻力减小,血压会自然下降。同时,夏季出汗较多,若水分补充不及时,血液浓缩导致血容量减少,又会促使血压升高。此外,夏季昼长夜短,老年人的睡眠质量受影响,多种因素交织导致老年人夏季血压变化幅度增大。
针对这些情况,方荔玮建议,要规律监测血压,家中应配备符合标准的臂式电子血压计,坚持每天早晚测量血压,及时掌握血压变化情况。同时,合理补充水分不可忽视,对于有餐后低血压问题的老人,餐前适量饮水,减少碳水化合物摄入,有助于降低餐后血压下降幅度。老年人还要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减少钠盐摄入,多吃富含钾的新鲜蔬菜、水果、鱼类等食物。通过这些综合措施,能够有效减少血压波动带来的健康隐患,平稳舒适地度过炎炎夏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