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7月2日,城厢区华亭镇南湖村100亩金灿灿的南瓜田迎来丰收季,黄绿色的南瓜与墨绿色叶片相映成趣,村民们穿梭田间采摘装筐(如图)。生机勃勃的田园画卷背后,正是耕地生态修复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协同推进的生动实践。
“这些土地曾因抛荒长满杂草,土壤板结严重。”南湖村党委书记郑国新介绍,自2023年启动撂荒地整治以来,该村通过生态修复技术改良土壤,鼓励村民积极种植适种的优质农作物,让抛荒土地重焕生机,如今,成熟的南瓜口感清甜,成为市场抢手货。
在生态种植模式带动下,南湖村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据统计,这片复耕地年产量达10万公斤,带动周边20多户村民就业增收。同时,通过推广轮作等种植模式,有效改善土壤结构,形成良性生态循环。
“耕地保护既守住粮食安全底线,也是守护生态家园。”郑国新表示,下一步,南湖村将持续推广生态种植技术,用沉甸甸的果实让更多“沉睡”土地变身“生态粮仓”,为乡村振兴注入绿色动能。
(陈颖 郭悦田 黄云煌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