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湄洲日报社数字报纸
A3:妈祖 荔城观察
~~~印尼巴淡岛海神妈祖庙组团赴湄洲祖庙交流
~~~两岸妈祖文化交流团前往北京参访
~~~“湄洲妈”旗舰馆构建“游购娱”一体消费新场景
~~~
~~~——拱辰街道坚持党建引领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
实干争先绘新篇
——拱辰街道坚持党建引领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
  图为东阳村一角,草木葱茏,古韵悠然。欧文婷 摄

  图为天桥美食夜市人气旺盛。刘爱民 摄

  □全媒体记者 朱建婷 通讯员 何晋生

  荔城区拱辰街道坚持党建引领,聚焦城市更新、基层治理、城市夜间经济等重点,真抓实干、奋勇争先,奋力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拱辰街道党工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化拓展“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重点抓发展、有序推项目、统筹优生态,有力推动经济社会稳健发展、各项事业协调并进。

  提升城市更新“硬实力”

  连日来,位于莆涵大道与荔园路交叉口的白塘路安置区及其配套道路工程施工繁忙。项目总投资约4.45亿元,涉及2个地块和辰浦路。这2个地块共建有住宅9幢715套房,总建筑面积约11.8万平方米。目前,安置房主体装饰装修已完成80%,室外景观工程完成64%,配套道路工程加紧推进。

  位于拱辰街道拱辰社区的潭头桥片区安置房项目,也在有序推进。该项目东至荔能华景城,西、南、北均临延寿溪,片区规划用地约42.08亩,总建筑面积约2.29万平方米,于6月27日完成项目初验,正在进行工程整改;道路施工已进场。

  城市更新项目承载着百姓安居之需、乐业之盼、幸福之愿。近几年,拱辰街道通过系统性开发与保护,推进安置房和商品房建设、老旧小区改造、和美乡村建设等,形成多类型协同发展的格局。

  安置房是惠及百姓、促进发展的民生工程。玉湖新城片区,张镇、陡门、西洙、荔浦逐步开发、建设、回迁;城东建成区,莆涵大道长丰濠浦片区、潭头桥片区力争年内回迁;绶溪公园片区已突破安置房建设的征迁扫尾瓶颈。

  城市更新要盘活存量土地和低效空间,化存量为增量。近三年来,拱辰街道辖区内土地出让金额突破100亿元。优质土地吸引了建发、保利、联发等企业开发建设多座楼盘。

  同时,荔城区规划新配套中山中学绶溪校区等学校6所,玉湖里、添乐城等商业综合体2座,以及荔城区中医院等基础设施,显著提升区域宜居性与产业活力。拱辰街道还聚力推动8个村庄的农村污水治理项目建设完工,推进城市“绿心”人居环境焕新、房前屋后沟渠净化,助力“水上巴士”沿线生态改善,擦亮荔林水乡生态底色。

  如今,老旧片区旧貌换新颜,生态环境显著提升,拱辰街道宜居度和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加倍提升。

  锻造夜间经济“韧实力”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市区主干道学园街天桥路段的美食夜市香气四溢,吸引众多食客驻足。这是天桥夜市的日常景象。

  学园街天桥路段周边遍布医院、学校、商店、住宅小区和企业等,原先是部分摊贩自发形成流动摆摊点,不仅存在安全隐患,也影响市容市貌。

  为规范夜市,拱辰街道统筹规划、大力治理,设立160个摊位,吸引了上千名摊主报名。通过线上直播摇号、摊位按号摆放及设立临时停车区、入驻美团外卖等措施,天桥夜市经营条件逐步改善。不少摊主反馈,自入驻夜市后,月收入相较之前大幅提升。

  发展夜间经济,是一个经济课题,也是一道治理考题。拱辰街道安排5名街道班子成员、10名干部每日轮流值班巡逻,同时协调交警、城管、市场监管等部门常态化开展摊证合一、食品安全、燃气安全等检查,为摊主提供卫生、照明、安保等运营环境,也让消费者吃得安心、玩得开心。

  数据显示,自4月30日正式运营至今,天桥美食夜市日均人流量稳定突破1万人次,月营业额超400万元。其中,“五一”、端午期间,人气爆棚,一跃成为市民和游客打卡的网红地,日均客流量超2万人次,单日营业额突破40万元。

  发展夜间经济已成为扩大消费市场、促进消费升级的重要举措之一。拱辰街道党工委书记余德清介绍,拱辰街道立足区位优势,以“本土小吃集群+滨水灯光演绎+青年创意空间+餐饮下沉体验”模式布局夜间经济,通过设立天桥美食夜市、引入七步荔洲岛夜游、举办1971文创园创意夜间集市、指导传统三产服务业建立地摊美食社区服务站等,激活酒店零售产业链发展,形成了“吃住游购娱”夜间生态闭环。

  新晋网红打卡点七步村荔洲岛,是我市“水上巴士”夜游航线的核心景点之一,串联起北大码头至七步村码头两岸丰富的荔林景观和人文资源,全长2.5公里,以“光影+文化”的独特模式,打造夜间文化盛宴。夏季消费旺季来临,消费活力持续攀升,有力推动着城市夜间经济发展。

  培育惠民利民“暖实力”

  木兰溪畔的东阳村是远近闻名的“进士村”,至今仍保存有明清官宅19座、民宅20座、古桥遗迹6处等。今年4月,东阳村被省农业农村厅、省乡村振兴局列为第三批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对象。

  近年来,东阳村活化保护利用古村落,打造“东阳村科举文化第一街”,不断擦亮历史文化名片。该村改造旧东阳小学、陈氏宗祠,打造成涵盖明清科举、传统国学、耕读文化、廉政教育等主题项目的研学基地,现已完工,正在对接招商。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居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且更加多样化。该村改造东阳御史第,全面展示东阳特色古民居风貌及御史文化,已接待2300多人次前往参观学习。

  此外,拱辰街道积极开展奖教奖学活动,激励教育生态共建,连续多年举办街道奖教奖学表彰大会,带动下辖的长丰村连续3年举办“书香长丰 奖学筑梦”活动、濠浦社区设立“孝廉奖学金”、南郊社区设立德源董事会奖学等,尊师重教氛围浓厚,有效促进教育事业发展。

  7月10日上午,在拱辰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公安专区,不少群众前来办证,民警在大厅为他们提供引导、咨询服务。这是该街道打通便民服务“最后一米”的缩影。

  2023年,拱辰街道积极推动警政联手,率先引入“公安专区”办理窗口入驻街道便民服务大厅,将“户政+出入境”公安业务窗口前移到社区居民“家门口”,让大家办事办证更加方便,全年业务量达27050件。拱辰街道便民服务中心被莆田市行政服务中心管理委员会评为“2024年度优秀先进标杆型镇街便民服务中心”。

  不久前,拱辰街道还组织党建办、文化服务中心、便民服务中心等部门下沉12个村居,督促指导村居便民服务站、文明实践站等基层服务点规范开放,让群众办事更便捷。

  针对51家物业企业、10万业主的复杂治理需求,该街道协调法院、公安、城管等16家单位成立调处中心,设立12个村居工作站和51个“近邻评理室”,构建起“分层调处、源头减量”的治理体系,推动物业纠纷一站调处、高效化解、源头减量。依托“全市一张图”平台,实时监测纠纷苗头,把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今年以来,12345热线平台的物业纠纷量同比下降30.8%。2023年,拱辰街道物业纠纷“一站式”调处工作法入选福建省新时代“枫桥式工作法”先进典型。

  紧扣高质量发展主线,拱辰街道将以项目建设、城乡焕新、民生改善为抓手,用实干绘就街道发展新画卷,奏响幸福生活新乐章,让发展成果惠及百姓。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1版:要闻
   第A2版:要闻
   第A3版:妈祖 荔城观察
   第A4版:国内国际
   第B1版:新闻沙龙
   第B2版:民生
   第B3版:金融周刊 生态
   第B4版:新闻沙龙
凝聚侨心侨力 推动海外传播
共叙文化传承 强化情感纽带
活态传承妈祖文化 助力赋能文旅发展
《印象·妈祖》再获大奖
实干争先绘新篇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新闻热线:0594-2233580 广告热线:0594-26911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4-2606955
闽ICP备06035371号   闽公网安备35030002001038号
湄洲日报社(莆田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ptx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湄洲日报妈祖 荔城观察A3实干争先绘新篇 2025-07-15 2 2025年07月1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