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湄洲日报社数字报纸
B1:产经
从抛荒地到荷花塘
——常太镇溪南村“赏花经济”促乡村振兴
  图为图图生态农场内景色美。

  盛夏的蝉鸣里,位于城厢区常太镇溪南村的图图生态农场百亩荷塘泛起层层绿浪,粉白的荷花或含苞待放,或舒展绽放。这片曾被杂草覆盖的抛荒地,如今正以“荷花经济”为笔,书写生态与产业共助乡村振兴的美丽答卷。

  故事要从2017年说起,因劳动力外流、种植效益低,溪南村的百亩土地杂草丛生。“看着土地长草,心疼啊!”返乡创业青年吴应力思考着,如何让“沉睡”的资源重新焕发活力?

  当年春天,吴应力以土地流转方式接手了这片荒地,取名为图图生态农场。他的目标很明确,依托当地优质水土资源,打造精品荷塘。“荷花不仅观赏价值高,更能延伸出莲子等产业链,比传统种植效益高。”吴应力说,随着乡村旅游兴起,“赏花经济”成为带动农村三产融合的新引擎,一定有市场。

  通过8年深耕,百亩抛荒地变身“接天莲叶无穷碧”的生态荷塘,引进的三明建宁莲种与南平武夷山武夫镇莲种,既保证了荷花“映日别样红”的景观效果,又可以产出大量优质莲子。每到周末,农场观赏荷花、采摘莲蓬、剥莲子的体验项目让游客流连忘返。“荷花经济”逐渐成为农场增收的核心板块。

  “我们坚持‘自然农法’理念,利用荷塘自身的生态循环净化水质。”吴应力介绍,荷叶能吸收水体中的氮磷污染物,荷花凋谢后,残荷腐烂又能成为天然肥料,形成“种植—净化—再利用”的闭合链条。这种生态友好的种植方式,让荷花品质更优,莲子的品质口感更加香甜,仅莲子的年产量就可达5000多公斤。

  生态优势的转化,关键在产业链的延伸。除了传统的莲子销售,农场开发出莲子羹、莲子雪糕、莲子馒头等特色美食。荷花观赏、采莲体验、农事研学等活动的开展,更让农产品附加值翻倍提升。“新鲜莲子每公斤60元,莲子雪糕、莲子馒头深受游客喜爱,供不应求。”吴应力说,这种“农业+旅游+加工”的模式,让土地的价值翻了几番。

  图图生态农场不仅改变了土地的面貌,更重塑了乡村的经济生态。目前,农场常年吸纳20余名村民就业,月均收入超2500元。通过“农场+农户”模式,周边30多户村民跟着种植莲子,户均年增收超万元。

  荷风轻拂,莲香依旧,图图生态农场的荷塘里,新一批莲蓬正悄然生长。从抛荒地到“聚宝盆”,从单一农业到三产融合,图图生态农场的实践,是乡村产业振兴的一次生动探索,让“振兴之花”更加绚烂。

  陈颖 方晨羽 宋舒妤 文/图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1版:要闻
   第A2版:要闻
   第A3版:国内国际
   第A4版:看点
   第B1版:产经
   第B2版:城厢观察 教育
   第B3版:天平 晚晴
   第B4版:卫生
从抛荒地到荷花塘
上塘银饰标准化厂房项目签约首家入驻企业
罗屿港口14号15号泊位工程完成首件沉箱安装
举办高素质农民培训班
护航优质农业化肥“出海”
深化“三资”专项整治
树下直播助力荔枝销售
科技赋“智” 养护提速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新闻热线:0594-2233580 广告热线:0594-26911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4-2606955
闽ICP备06035371号   闽公网安备35030002001038号
湄洲日报社(莆田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ptx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湄洲日报产经B1从抛荒地到荷花塘 2025-07-16 2 2025年07月16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