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眼病,就像一片小小的云翳,悄悄地爬上眼白,遮挡清晰的视野,它就是翼状胬肉。莆田康复眼科专科医院院长林玉清介绍,翼状胬肉是一种结膜组织的慢性增生性疾病。它通常从眼角开始,呈三角形向角膜(黑眼球)生长,形态似昆虫的翅膀,故而得名。翼状胬肉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但随着病情发展,会出现眼部充血、异物感、干涩、流泪等不适,严重时甚至会遮挡瞳孔,影响视力。
谁更容易被翼状胬肉“盯上”?一是户外工作者,长期暴露在阳光下,紫外线是导致翼状胬肉的主要因素;二是生活在风沙地区的人群,风沙、灰尘等刺激眼睛,也容易诱发翼状胬肉;三是患有慢性眼病的人群,如患上慢性结膜炎、角膜炎等,可能增加患病风险。
预防翼状胬肉,从点滴做起。做好眼部防晒措施,外出时佩戴防紫外线的太阳镜或帽子,避免阳光直射眼睛。减少风沙刺激,在风沙大的环境中,佩戴防护眼镜或护目镜,保护眼睛免受刺激。注意眼部卫生,避免用手揉眼睛,保持眼部清洁,防止细菌感染。积极治疗眼部炎症,如果患有慢性结膜炎、角膜炎等眼部炎症,应及时就医治疗,避免病情加重。
翼状胬肉的治疗方面,首先是药物治疗,对于早期、较小的翼状胬肉,可以使用人工泪液、抗炎眼药水等药物缓解症状;其次是手术治疗,对于影响视力、外观或引起明显不适的翼状胬肉,建议进行手术切除。据介绍,目前,手术技术成熟,创伤小,恢复快,可以有效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翼状胬肉虽然常见,但并不可怕。只要提高警惕,做好预防措施,定期进行眼部检查,就能及早发现、及早治疗,避免病情加重,守护清晰“视界”。郑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