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湄洲日报社数字报纸
A2:要闻
~~~我市构建“防督联治”体系入选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典型经验案例
~~~
我市打造爱心妈妈驿站示范村~~~
~~~世界闽林始祖代表团参访贤良港天后祖祠
~~~
~~~
~~~
~~~
~~~
城乡融合,共富之路越走越宽

  “实施‘一户一表’后方便多了,现在水又大又干净!”拧开水龙头,清澈的自来水奔涌而出,涵江区国欢镇巷利村村民林阿婆很满意。

  涵江区大力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通过重新规划供水版图、铺设全新管道、配置智能水表,让萩芦、国欢等乡镇44个村的村民从“有水用”向“用好水”迈进。今年,三江口、梧塘镇49个村的4.3万多户居民用水被纳入改造范围,98公里新管网将实现城乡供水“同质、同网、同服务”,智慧水务体系让每滴水“物尽其用”。

  从“有水用”到“用好水”,是涵江区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公共服务普惠共享的生动实践,见证着城乡融合与共同富裕的双向奔赴。

  夜幕降临,囊山森林公园外的美食街区灯火璀璨,15座美食屋和28个摊位一字排开。摊主王阿姨满脸笑意:“以前想做生意没门路,现在在家门口当老板,每月收入比打工多一倍!”

  这处由江口镇打造的“共富工坊”,摊位优先向周边囊山村、刘庄村、坂梁村村民开放,通过“村集体+商户+农户”的共富模式,不仅为村集体经济带来每年10万元以上的租金收入,还为30余户村民提供了“家门口就业”的机会。

  近年来,涵江区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聚焦资源盘活、技能提升、就业保障三大核心任务,因地制宜策划10个共富工坊项目,构建起“党组织搭桥、村企协同、群众参与”三维联动机制,推动村集体经济提质增效、群众收入稳步增长、产业发展效益提升。

  庄边镇岐山村的“闽台农业融合共富工坊”,将40多个就业岗位送到村民“家门口”;白沙镇广山村“兴田农业共富工坊”,通过技术攻关、技能培训,培育出一批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新县镇“哆头共富工坊”,依托“一村一品”建起冷冻仓储、特产展厅和电商直播间,形成了特色产业的全域开花。

  “跨镇抱团”发展为城乡融合注入新动能,让共富之路越走越宽。

  该区实施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165”专项行动,涵西街道、白塘镇与大洋乡开展“跨镇抱团”合作,精准对接城区市场与山区资源,打通农产品“山海协作”绿色通道,让山海资源走进千家万户;白塘镇组织16个村成立村级产业公司,策划实施51个农文旅项目,让乡村既有“颜值”更有“产值”;庄边尚书桥村、白沙广山村等6个村的党支部书记走进抖音直播间,累计开展助农直播300场,卖出枇杷、蜂蜜等农特产品超100万元……

  以一域争先为全域添彩,积极探索“全域共富”新路径。目前涵江63个薄弱村集体收入平均增长50%,30个村突破20万元,14个潜力村年收入超50万元。涵江区正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让城乡群众在共建共享中,持续收获稳稳的幸福。黄震 林亦霞 黄艳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1版:要闻
   第A2版:要闻
   第A3版:涵江观察 看点
   第A4版:国内国际
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欠薪案件
“亲情中华·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福建莆田营开营
关爱留守困境儿童
共商妈祖文化与林氏文化传承
图片新闻
打击“拉车门”盗窃
严把荔枝安全关 守护“舌尖上的甜蜜”
图片新闻
城乡融合,共富之路越走越宽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新闻热线:0594-2233580 广告热线:0594-26911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4-2606955
闽ICP备06035371号   闽公网安备35030002001038号
湄洲日报社(莆田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ptx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湄洲日报要闻A2城乡融合,共富之路越走越宽 2025-07-17 2 2025年07月17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