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林晓玲 通讯员 许文泉 陈雅丽 文/图
以“巾帼红”为笔,绘就妇女儿童幸福生活。今年以来,城厢区妇联紧紧围绕中心工作,打造“厢知暖万家”“厢伴共成长”品牌,在关爱帮扶、就业创业、家庭教育、志愿服务等方面,写就“半边天”的时代答卷。
巾帼不让须眉,柔肩亦担重任。今年以来,城厢区妇联在区委、区政府“凝心聚力、奋勇争先,打造‘和美莆田、共同富裕’首善之区”的目标下,围绕“做暖家庭”要求,以思想引领铸魂,打造“厢知暖万家”“厢伴共成长”品牌,以关爱帮扶暖心,以就业创业赋能,以家庭教育立德,以志愿服务润城,托举困境母亲、守护童心朝阳、拓宽女性梦想,让女性积极投身到经济建设、社会治理、文化发展等重点工作中,让“她”力量尽绽芳华。
“厢知暖万家” 当好“娘家人”
7月18日一早,城厢区妇联党组书记、主席郑碧樊来到华亭镇走访,与两名“两癌”困难妇女深入交谈,详细了解她们的病情、治疗情况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务必树立信心,保持乐观心态,有困难及时向妇联‘娘家人’寻求帮助。”郑碧樊紧握着她们的手嘱咐着。
丝丝关爱,似清泉涓涓。连日来,城厢区妇联持续推进“厢知暖万家”系列行动,深入践行“我为妇女群众办实事”和“月行一善”倡议,开展“两癌”困难妇女救助慰问活动,将福建省母亲健康天使基金专项救助金送达11名受助人手中。同时,各镇(街道)、村(社区)妇联干部逐户走访患病妇女家庭,区妇联积极协调对接多方资源,形成帮扶合力。
病痛有人疼,困境有人帮,梦想有人托举,一句“娘家人”,是信任,是依靠,更是风雨中始终亮着的那盏灯。今年以来,城厢区持续实施“我为妇女群众办实事”重点项目,精准聚焦因夫妻离异、丈夫过世或失去家庭主要劳动力等原因成为顶梁柱的母亲,开展“陪跑式”跟踪帮扶。
“帮扶不能止于一次走访。”郑碧樊介绍,就业帮扶上,针对顶梁柱母亲普遍学历不高,出门打工不便,要照顾老人孩子的情况,妇联发动女企业家、巾帼基地等提供“妈妈岗”等灵活就业岗位。政策帮扶上,为“顶梁柱母亲”和其未成年子女赠送保险。生活帮扶上,招募大学生志愿者利用暑期开展“顶梁柱母亲”子女公益课业辅导,为她们减轻生活压力。
绵长暖意,汇聚起爱心力量。今年上半年,城厢区妇联聚焦妇女就业与帮扶,联合人社部门开展“春风行动”招聘会,50余家企业为女性提供岗位1200余个;走访女企业家,为莆恬宝妈、向阳坊等本土企业送政策、解难题;强技能助增收,针对“顶梁柱母亲”群体,开展家政、烘焙等技能培训,已发放励志金1.5万元;利用春节、三八节、母亲节等节点,组织心理健康沙龙与亲子活动,举办女性健康讲座5场,普及“两癌”防治知识,举办线上线下普法宣传15场,发放反诈、反邪资料2000余份,筑牢妇女权益“防护网”。
“厢伴共成长” 织密关爱网
建军节前夕,城厢区多部门联动,在筱塘社区开展“童心筑梦·献礼八一”活动。首届莆田“最美退役军人”陈建宇现场讲述抗洪抢险故事,军事小游戏、百米画卷依次展开,百余名孩子在一笔一画、一投一掷间把崇敬写在笑脸上,军民鱼水情在笑声中升温。
7月初,“巾帼携手·体爱同行”暑期关爱留守流动困境儿童活动在市体育训练基地中华精神主题馆开展,孩子们在“爱心妈妈”“体育家教特派员”的陪伴下参观、参与游戏项目,尽情享受运动的快乐;7月中旬,“法护成长·情暖童心”暑期法治课堂在龙桥街道举行,帮孩子们系好“法律安全带”;暑期,由多个部门共同承办的“木兰守护 爱育同行”暑期儿童关爱体检活动在华亭镇卫生院开展,为辖区30名7-16周岁的留守困境儿童免费健康体检。
敲门温暖,送爱到家,城厢区妇联以“把爱带回家”为主线,打造“厢伴共成长”品牌,织密儿童关爱网络。全区结对帮扶全覆盖,273名留守困境儿童与“爱心妈妈”一对一结对,辖区内家庭教育创新实践基地、家风馆以及“福爱妈妈驿站”常态化开放。今年以来,该区依托明德书院为留守儿童举办冬令营,实现“微心愿”200余个;开展“同心护成长”关爱活动5场,让1200余名儿童度过安全充实的假期;全区累计开展家庭教育公益讲座“五进”活动103场,覆盖群众12万余人次;城厢区还将爱传播到边疆,爱心妈妈编织44条围巾、2件毛衣,跨越千里为新疆孤困儿童送去“城厢温度”。
让“和善满城厢”的温暖底色更加浓厚。城厢区妇联依托区综治中心,以“联家、护家”为着力点,构建并践行“三个三”工作机制,推进未成年人保护“一令五单”工作。“三级联动”聚合力,形成区、镇(街道)、村(社区)协同发力的工作格局;“三色甄别”明重点,依据家庭风险等级差异,建立红、橙、黄三色分级标识体系;“三维服务”促实效,制定个性化家庭教育干预方案,督促监护人依法履行监护职责,协同相关部门常态化跟踪回访,及时疏导家庭潜在矛盾。
巾帼绽芳华 凝聚“她力量”
“开办餐饮店所需要的办理材料我帮您梳理了。”8月4日,在城厢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注册审批窗口,工作人员以精湛的业务水平和热情的服务态度,为企业、群众排忧解难。
该窗口现有工作人员人数15名,全是女性。在她们的共同努力下,窗口各项工作取得优异成绩,为优化城厢区营商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窗口获评“福建省巾帼文明岗”。
以实干书写“半边天”的担当,城厢区推动在数字经济、科技创新、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创建省级巾帼文明岗,为优秀女性提供展示才华、建功立业的舞台。
巾帼风采绽芳华。女性在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基层治理等各领域书写出亮眼答卷,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巾帼的使命与担当。招商引资工作者、市派挂职干部林婷婷以精准服务架起政企桥梁;省杰出创业女性黄兆琼坚毅创业,带领企业转型突破;省第二产业领军团队带头人袁敏用创新技术守护碧水蓝天,用创业精神诠释巾帼担当;市派驻村第一书记邱雅敏两个月走访80多户村民,用脚步丈量民情;市基层治理优秀工作者黄秀金牢记初心使命,用温情化解矛盾,用柔肩扛起基层治理硬担子;全国模范教师林爱如用教育的力量,为农村孩子插上梦想的翅膀;省人民满意公务员倪梅娟扎根基层一线,用公平正义守护万家灯火;八闽银发先锋林丽娟退而不休,以银发之姿续写奉献篇章……城厢区的女性们展示着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
“巾帼红”成为温暖万家、助力发展的亮丽底色,志愿者的身影也无处不在。今年以来,城厢区巾帼宣讲小分队、区“巾帼爱心”志愿服务支队累计开展宣讲26场,覆盖5000人次。围绕“巾帼进万家 爱心敲敲门”“巾帼红”助力“开门红”等一月一主题开展志愿服务活动20余场。
在生态保护中,女性也不甘示弱。全区1支“木兰姐姐”护河宣讲队、7支护河宣讲分队已开展巡河72场次;全区妇女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发放宣传单、居民手册等3000余份,带动众多家庭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她”力量,正集结。在城厢大地,“她力量”的星火,点亮首善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