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莆田福德医院正式开设安宁疗护科,成为我市首家安宁疗护机构。开科以来,这里已接诊7位病人,多为癌症晚期患者。在第八个中国医师节来临之际,记者再次探访该院的安宁疗护病房。
人文关怀“触手可及”
步入位于医院三楼的安宁疗护病区,电梯口墙上枝繁叶茂的“生命树”率先映入眼帘,走廊两侧也新增了绿植与鲜花。“病人和家属偶尔出来走走,看看这些花草,心情会舒畅些。”护士长陈梦介绍道。
“奶奶,我们来输液了。”护士刘金妹推着手推车走进病房,准备为96岁的刘奶奶输注营养液。因进食障碍导致频繁呕吐恶心,刘奶奶需每日依靠营养液维持身体机能。病房布置得温馨整洁,桌上摆放着中老年奶粉、肉松、蜂蜜以及老人最爱的杨梅干。尽管有护工日常照料,她的子女仍一大早就送来了点心,期盼母亲在身体状况允许时能吃一点。
“奶奶,点心送来了,一会儿我们趁热吃点好吗?来,拉钩,再盖个章……”刘金妹像哄孩子般耐心地哄劝着刘奶奶。这温馨的一幕,让守候在旁的子女也被逗笑。
刘奶奶除进食障碍外并无其他基础疾病,但长期的营养摄入困难,让她的身体日渐衰弱,所幸精神尚可,也喜欢与人聊天。陈梦和同事们常来陪老人聊天,或为她进行抚触按摩。在安宁疗护中,身体的照护之外,心灵的“镇痛”同样重要。陈梦表示:“我们工作近一半的时间都用于陪伴和沟通。”此外,病房还运用香氛疗法、音乐疗法等舒缓病人的情绪。
入住福德安宁疗护病房一个多月,刘奶奶的儿子傅子彬对这里的服务很满意:“医院的人文关怀做得非常到位,母亲的身体、心理、精神都得到了细致照护。安宁疗护也让我有机会尽最大努力,陪伴母亲度过每一天。”
守护患者“最后一程”
陈先生的情况则不同。自一年前确诊结肠癌后,他辗转多家医院治疗。长期的化疗带来了明显的副作用,各项指标持续恶化。迷茫之际,家属带他来到莆田福德医院安宁疗护科,寻求生命末期的慰藉与尊严。
“疼痛是疾病终末期患者面临的最大煎熬。”该院安宁疗护科主任徐笑说,陈先生入院后,医疗团队通过精准的疼痛评估,为其量身定制镇痛方案和整体照护计划。护理人员耐心倾听他的心声并进行疏导,同时定期召集家属召开家庭会议。
“不少人认为来到这儿就是放弃,有些不能接受。”徐笑说,家庭会议是安宁疗护工作的重要环节,旨在增进患者和家属对安宁疗护方案的理解与支持。一名即将离世的患者,往往会使整个家庭陷入迷茫与无措。“人文关怀是贯穿安宁疗护的主线,我们的目标是收治一名患者,疗愈一个家庭。”他说道。
在陈先生生命的最后时刻,病房里播放着轻柔的音乐。护士陈倩轻拍着他,为他低声诵读《临终关怀祈愿文》,家人紧紧握着他的双手守候在旁。在其离世后,安宁疗护团队还尽力协助家属处理丧葬事宜,并提供哀伤辅导。
安宁疗护团队所展现的深切人文关怀,深深打动了陈先生的家人。他们特意定制了一面锦旗赠予科室,感谢团队在陈先生临终时刻的温暖陪伴,给予了他们直面死亡的勇气。
期待普及“安宁疗护”
莆田的安宁疗护尚处于起步期。“安宁疗护还需要更多具有专业素养的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参与其中。”莆田福德医院副院长黄荔红表示,安宁疗护是一项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和参与的事业。
成立仅2个多月,科室已收到2面锦旗。莆田福德医院安宁疗护科的首创之举,为我市探索和实践高质量的安宁疗护服务提供了有益借鉴。这里不仅为生命末期患者提供身体上的舒适照护与疼痛管理,更致力于守护他们心灵的最后安宁与生命尊严。
全媒体记者 余静 郑已东 实习生 黄烁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