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作为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常因神经病变、血管病变导致足部溃疡、感染甚至截肢,而传统治疗手段往往难以兼顾疼痛缓解与组织修复。莆田九十五医院疼痛科致力于为顽固性疼痛患者寻找更安全、更有效的治疗方案,探索前沿的镇痛技术——脊髓电刺激(SCS),为糖尿病足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精准镇痛的“科技利器”
糖尿病足患者常因下肢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出现足部麻木、刺痛、灼热感,甚至溃疡感染。长期疼痛不仅影响生活质量,还可能导致溃疡恶化、截肢风险增加。传统镇痛药物可能存在副作用,而手术治疗往往难以精准控制疼痛。如何打破这一困局?
脊髓电刺激(SCS)是一种微创神经调控技术,通过在脊髓硬膜外腔植入电极,释放低频电脉冲,刺激脊髓后角神经元,阻断疼痛信号向大脑传递,同时促进内源性镇痛物质(如内啡肽)的释放,实现“双重镇痛”效果。
该技术核心优势在于精准调控,根据患者疼痛部位和程度,个性化调整参数,实现“靶向镇痛”;微创安全,手术创伤小,不用开刀,术后恢复快,并发症风险低;可逆可调,治疗初期通过临时电极测试,确认有效后再植入永久装置,患者可随时关闭或调整刺激强度;不仅缓解疼痛,还能改善下肢血液循环,促进溃疡愈合,降低截肢率。
医生介绍,适合脊髓电刺激治疗的患者有:糖尿病足顽固性疼痛者,传统镇痛药物效果不佳或存在副作用的;下肢缺血性疼痛者,如伴有下肢动脉狭窄、闭塞的糖尿病足患者;神经病理性疼痛者,足部麻木、刺痛、灼热感等症状明显的。
科学严谨 全程护航
治疗流程上,首先进行术前评估,通过神经传导速度检测、血管超声等检查,明确疼痛病因和范围。其次,临时电极测试,在硬膜外腔植入临时电极,观察疼痛缓解效果(通常持续3—7天)。若测试有效,植入微型脉冲发生器,患者可通过体外遥控器调节刺激参数。术后随访,定期复查,调整参数。
75岁的黄女士患糖尿病10余年,因足部溃疡感染,截趾术后导致剧烈疼痛,夜间无法入睡,行走困难。经传统治疗无效后,她来到莆田九十五医院疼痛科接受脊髓电刺激治疗。术后第1天,疼痛评分从6分降至1分,夜间可以安稳入睡,双下肢末梢回暖,生活质量显著提升。
莆田九十五医院疼痛科与中国软组织疼痛学会常务委员黄接云教授疼痛工作室合作,实现技术同步。精准影像导航,电极植入精确。从术前评估、术中调控到术后随访,进行全程疼痛管理,提供个性化康复方案,加强人文关怀服务。门诊时间为周一至周六8:00—17:30,地点在门诊三楼疼痛科门诊。陈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