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湄洲日报社数字报纸
B1:民生
~~~——莆田夜市让民生更有底气
全市8家科技小院已推广新技术10项,带动2.8万农户增收——~~~
~~~
~~~
~~~——看仙游如何培育“乡村CEO”让“凤凰归巢”
点亮烟火生活
——莆田夜市让民生更有底气
  时间:26日晚7时20分

  地点:市博物馆前夜市

  “状元楼上争状元”古装音乐季带旺市博物馆门前夜市。

  时间:26日晚8时10分

  地点:市区万达广场“莆田金街”

  万达金街夜市美食诱人。

  时间:26日晚9时、27日凌晨3时50分

  地点:市区天桥美食夜市

  天桥美食夜市为摊主们提供了稳定的经营场所和规范的营业环境。

  天桥下,食客三五成群,大快朵颐。

  文/图 全媒体记者 刘永福

  夜市点亮烟火生活,让民生更有底气。从8月26日夜至次日凌晨,记者穿梭市区夜市,见证跨越昼夜的烟火图景。

  从绶溪畔的宋韵美食到金街的电商直播,再到通宵达旦的暖心夜市,传统与现代在此交融。摊主创新传承古法技艺,市民游客沉浸式体验文化,外来建设者收获温暖——这缕跨越千年的烟火气,正成为莆田夜间经济和文化自信的生动注脚。

  微风拂过绶溪水面,倒映着状元阁的金色灯光。在持续3个半月的“状元楼上争状元”古装音乐季带动下,市博物馆前的夜市人气颇旺。入夜,这儿逐渐热闹起来。铁板豆腐在烤架上嗞嗞作响,戴着宋代纹样围裙的“90后”摊主林昭辉手法娴熟地翻动食材:“我们特意研究了宋代《山家清供》里的食谱,在酱料里加入桂花蜜,这叫古为今用!”

  隔壁的冷饮摊位前,荣华家园小区住户陈先生一家正低头品尝“四果汤”。他10岁的女儿看到记者拍照,兴奋地比了个“V”手势说:“刚才穿宋服的讲解员姐姐说,古代状元回乡都要喝桂圆茶,这个四果汤里就有呢!”陈先生的妻子张女士接过话头:“以前觉得文化都在博物馆里,现在走着吃着就能感受,孩子学习传统文化更有兴趣了。”

  转至城西位于万达广场的“莆田金街”,数码与传统在此奇妙交融。一个摊位前围了一群人,“95后”摊主欧贝莉一边亲手制作美食,一边通过网络直播:“家人们看这个‘凉拌青芒’,是我们莆田古代的‘渍果’改良版。芒果香混合龙眼蜜的甜,沁人心脾。”她透露,通过电商直播带货,每晚销售额都近千元。

  一旁“钵钵鸡”摊主老郑的推车设计暗藏巧思:推车檐角采用闽派建筑特有的燕尾脊造型,餐盒印有莆仙戏脸谱图案。“这条街上,我这个特色餐车和定制餐盒是独一份。”宁德游客盛浩明夫妇在摊位前边品尝美食,边打卡拍照说:“东西好吃,莆仙文化味十足,体验超赞!”

  时近子夜,东圳路与学园街交叉口的天桥美食夜市依然人声鼎沸。福鼎肉片的香气萦绕在霓虹灯牌间,171个摊位依次摆开,井然有序。“蚝蛋烧”的“70后”摊主吴煜祺已经在此处经营多年,他说:“我们夜市每晚6时30分一直开到第2天凌晨4时,总有城管和保安在身边巡逻,特别安心。”

  次日凌晨3时50分,记者重返天桥夜市。环卫工蔡明珠夫妇正吃着热腾腾的扁食汤。“每天上岗前,都来这儿吃碗早餐。”蔡大姐用带着江西口音的普通话说,“摊主是本地人,很热情,说我们也是唤醒城市的人。”她的丈夫张志强望着依旧亮灯的摊位感慨:“见过凌晨的莆田,这儿的烟火气最暖人心。”

  夜色渐褪,天边泛起鱼肚白。“西天尾扁食”的摊主开始收摊。贯穿昼夜的烟火从未间断,就像绶溪水千年不变的流淌,既沉淀着木兰陂的古老韵律,也跃动着现代城市的生机脉搏。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1版:要闻
   第A2版:要闻
   第A3版:检察 新媒体
   第A4版:国内国际
   第B1版:民生
   第B2版:秀屿观察 追新族
   第B3版:湄洲观察 快乐写作
   第B4版:文体 图说
点亮烟火生活
扎根田野 助农惠农
未取得资质接单载客被查处
开门纳谏听民意 集思广益优服务
智汇乡野激活共富新引擎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新闻热线:0594-2233580 广告热线:0594-26911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4-2606955
闽ICP备06035371号   闽公网安备35030002001038号
湄洲日报社(莆田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ptx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湄洲日报民生B1点亮烟火生活 2025-08-29 2 2025年08月29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