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结束的暑假期间,文甲码头日均客流量突破1万人次,道路车流如织,候船区人潮涌动。湄洲岛国家旅游度假区热闹、顺畅的背后,是市公安局北岸分局打造“无人机+”智慧警务矩阵,以“空地一体”的治理效能,助力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
空中调度:让码头交通“活”起来
“新文路往码头方向车流缓行,铁骑警力请前往疏导!”上周末,在文甲码头警务站内,民警盯着屏幕上无人机回传的实时画面,下达调度指令。骑警快速抵达拥堵路段,引导车辆向临时停车场分流。
这是市公安局北岸分局“无人机+交通疏导”模式的日常场景。据了解,针对暑期码头客流高峰,该分局巡特警大队部署无人机巡航,对码头周边的新文路、海堤路等主要交通干线和易堵点开展全景巡航与动态监测,进行“可视化”调度。
更智能的是无人机的“空中向导”功能。当监测到游客车辆集中停靠形成临时拥堵时,无人机便会通过挂载的智能语音系统,向车主“喊话”提供泊车信息。针对妈祖影视城周边夜间违规停车易引发拥堵的问题,民警又利用无人机对违停车主进行即时劝导。这种精准引导与地面民警的现场指挥相辅相成,构建起“空中+地面”立体疏导模式。
立体巡查:为群众安全“筑”防线
“上下船舶时请扶稳慢行,进入景区请照看好老人与小孩!”在候船区上空,无人机循环播放的安全提示穿透嘈杂人群,清晰传入每位游客耳中。这种覆盖范围广、灵活高效的空中宣传,是市公安局北岸分局“无人机+”智慧警务矩阵的重要一环。
该分局构建了“无人机巡航+地面巡逻+应急联动”三位一体防溺水体系。无人机对海岸线、滩涂等危险区域展开常态化低空巡航,循环播放提前录制的防溺水宣传语。在巡查中一旦发现野泳、靠近深水区等危险行为,民警立即赶到现场劝导,织密安全防护网。暑假期间,已累计制止各类危险行为50余起。
精准取证:让违法行为“无处藏”
昨日,在文甲码头游客广场上空,一架无人机静静地悬停在30米高处,对下方涉嫌违规揽客、拉客的违法行为人员进行取证。
面对车辆违停、“黑车”揽客等现象,民警利用无人机广阔视野和高机动性,实现“空中精准发现—实时推送定位—地面快速拦截—依法精准查处”的高效执法,不仅极大提升了执法响应速度,也让违法行为无处藏身。仅今年暑假,该分局成功查处非法揽客、欺客宰客等案件30余起,执法效率大幅提升。自“无人机+”执法模式应用以来,“黑车”类投诉量同比大幅下降,文甲码头周边秩序明显改善,停车更规范、通行更顺畅,游客的出行变得更加舒心安心。
从交通疏导到安全防护,从执法取证到便民服务,“无人机+”智慧警务矩阵正以“空中触角”延伸治理精度,用“数据驱动”提升服务温度。市公安局北岸分局将持续深化“改革强警、科技兴警”理念,增强空中警务力量,提升群众的安全感。
全媒体记者 吴琪娜 通讯员 曾志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