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方言童谣赏析

卞永誉做知府

湄洲日报 2023年03月07日

  □陈文凤

  卞永誉,做知府,横也剥,直也剥,剥尽地皮剥地骨。

  石文煊,当县令,正一口,歪一口,吸干民脂吸民膏。

  这首名为《卞永誉做知府》的历史民谣在清代康熙年间开始在莆田流传。

  卞永誉,字令之,号仙客,辽东盖平人。康熙年间,由荫生出仕任通政使司知事,康熙十六年开始任兴化知府多年。石文煊,康熙四十年被击杀前曾任莆田县令。卞永誉任兴化知府和石文煊任莆田县令时,正值清廷对占据台湾和福建沿海一带的郑经政权用兵,军队调动频繁,粮秣征收不断,役使民伕频仍。由于军需激增,卞永誉和石文煊在摊派侵民的同时,乘机大肆搜刮民财,莆田人民受尽苦难,怨声载道,对他们无不恨之切齿,就巧妙地利用他们姓氏的特点,编了这首极具讽刺意味的民谣来痛斥狠批他们。

  且看卞永誉之姓“卞”可以拆成两个“卜”,其上半部分“亠”就像一个横放着的“卜”,下半部分本身就是一个直立的“卜”,这真是横也卜直也卜。在清廷讨伐郑经期间,卞永誉为了向清廷邀功,不但强征粮草,摊伕派役,而且乘机巧立名目,巧取豪夺,中饱私囊,盘剥手段花样百出,剥尽了地皮尚嫌不足,还要挖地三尺再剥地骨,不剥尽民财不罢手。这岂不是民谣所唱的横也剥直也剥?恰巧的是莆田话“卜”与“剥”同音,于是人们用“剥”替代“卜”,一语双关,说他横也剥、直也剥(横也卜直也卜),从而形象地剥开了卞永誉贪得无厌的丑恶嘴脸,狠批了他毒辣至极的险恶心肠。

  石文煊之姓“石”也可以拆成三个部分,最上面的“一”是平正的,中间的“丿”是歪斜的,最下面就是个“口”,也就是所谓正一口歪一口。石文煊的贪欲比起卞永誉更甚,其横征暴敛之外,不择手段敲诈勒索大饱私囊。他哪管老百姓死活,吸干了民脂意犹未尽,不喘口气就再吸民膏,不吸个一干二净不歇口。正如民谣所唱的正一口歪一口狠命吮吸,从而撕开了石文煊疯狂敛财的狰狞面目,痛斥了他不择手段的凶狠行径。因为莆田话说起代表嘴巴的“口”时都是说成“嘴”,所以许多时候正一口歪一口也唱成正一嘴歪一嘴。石文煊倒行逆施,老百姓受尽盘剥,苦不堪言,怨声载道。终于激起民愤,忍无可忍奋起反抗。康熙四十年,九莲山林泉院(南少林)僧人蔡忠德率领百余僧众攻入莆田县衙,将石文煊当堂击杀。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凡是贪官污吏都没有好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