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抹“建行蓝”,在海岛诠释普惠金融力量

湄洲日报 2023年12月26日

  莆田,因港而立、依海而兴,海域面积达1.1万平方公里,已鉴定的鱼、虾、蟹、贝类多达769种,形成鲍鱼、花蛤、龙须菜、对虾等多条优势水产品产业带。建设银行莆田分行在金融助力城市经济发展的路上,积极优化服务方式,以“建行蓝”赋能“海洋蓝”,以新金融“号角”吹响海洋经济的蓝色“渔歌”。

  为便利生活加“码”

  凌晨时分,文甲码头早已热火朝天。渔民老杨率先抵达岸边,待渔船停稳,早已迫不及待的人们纷纷登船抢购。银光闪闪的带鱼、活蹦乱跳的九节虾以及滋味鲜美的石斑鱼,大受欢迎。小小的蓝牙音响不断传来“龙支付”收款的声音,老杨黝黑的脸上喜悦满溢。闲暇时,他掏出手机,熟练地打开“建行企业银行”App,翻看一笔笔到账记录。“建行这个商户收款码真是好用,不仅对账清晰明了,还给我配备蓝牙音响,在这嘈杂的码头也听得清货款是不是到账。建行还给我提供收款手续费优惠额度,替我省下不少钱。”开心的老杨哼起悠扬的渔歌小调。

  随着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和消费观念、方式的转变,在新形势下,建设银行运用互联网思维,围绕客户体验,在整合现有支付结算产品的基础上,主动创新,研发推出全新结算产品“龙支付”。“龙支付”是建设银行以客户为中心,面向社会大众,无论是否建行客户,只要下载建行手机银行App均可申请注册成为“龙支付”客户,既可以用于个人客户之间的相互转账付款,也可以用于商铺、摊贩生成二维码收款,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综合性支付结算服务。建行“龙支付”契合了手机移动支付的市场趋势和潮流,有效提升便民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助力普惠金融发展和社会民生改善。

  “裕农”通向百姓心

  王阿婆是岛上出名的补网高手,在“裕农通”业主曾先生的邀请下,准备参加“裕农学堂”活动,与村里的乡亲们交流缝补渔网经验。王阿婆坐上小马扎,戴上老花镜,将梭子在头发上轻轻划两下便开始她的“表演”。梭子上下翻飞、来回穿引,原本破损的渔网便多出几个绳结,新的网眼就此形成,获得乡亲们的阵阵掌声。

  随着“裕农学堂”活动顺利举办,曾先生回忆起与建行结缘的过程:“我是岛上第一批‘裕农通’业主。刚开始我也不太懂要做什么,建行客户经理介绍成为业主后,我才知道这一金融服务能帮忙缴纳水电费,便利乡里乡亲。后来建行‘裕农通’的服务内容愈发丰富,不仅提供上门服务,还举办多场金融产品介绍、反假知识普及等活动。每天来店里咨询业务的人越来越多,连带着我的小本生意也跟着红火起来。”

  建行依托“裕农通”普惠金融服务点,着力打造乡村产教新模式。服务团队通过点对点回访、面对面讲产品,持续开展各主题金融服务活动,围绕新金融助力乡村建设发展实践,让村民们从了解到认可,享受到来自建行触手可及、精准直达的温暖服务。

  “扑扑扑”的引擎声响起,老杨的渔船又一次开向大海;王阿婆来曾先生店里的次数越来越多,聆听金融讲座、分享生活经验已成为她茶余饭后的最大享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海岛人家在海边唱起悠扬的渔歌,不舍昼夜的建行人面朝“蓝海”,推动构建“产业+金融+数字化平台”的蓝色金融服务模式,将金融服务浸润渔民生活的细微之处,让普惠余音在海上久久萦绕。

  彭力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