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湄洲岛党工委领导深入一线调研项目。

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吸引各地游客前往湄洲岛游玩。
□全媒体记者 蔡蕊 通讯员 许双萍 林春盛 文/图
迎春启航踏新程,实干进取开好局。开春以来,湄洲岛持续深化拓展“三争”行动,坚持奋勇争先的干事创业主基调,铆足干劲、乘势而上,全力冲刺“十四五”规划完美收官,加快推进“一区三岛”建设目标。
一年之计在于春,开局起势见精神。
连日来,湄洲岛党工委书记吴海端,管委会主任龚承恕分别带领相关部门负责人分赴基层一线,调研重点项目、营商环境,现场办公解难题,为今年工作开好局、起好步打下基础。
湄洲岛各级各部门紧扣全岛工作大局,以争先进位的进取意识、只争朝夕的拼搏劲头、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围绕“奋勇争先、再上台阶”要求,持续深化拓展“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积极融入全市“一五二三四”建设和“五抓五比五看”活动,绘就“和美海岛,共富湄洲”新画卷。
春景象:文旅红火开局
春节元宵期间,湄洲岛上游人如织,人潮涌动。据完全统计,农历正月初一至初七,湄洲岛共接待入岛游客23.65万人次(日均接待3.37万人次),省外游客12.32万人次,占比52.09%;累计接待过夜游客6.6万人次,同比增长60.98%。
文旅市场的新气象,都源于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文化盛宴和全方位的后勤保障。
为迎接新春佳节,共贺新岁,湄洲岛以其独有的自然风光与深厚的文化底蕴为依托,精心策划了新春祈年典礼、妈祖巡安、元宵游园等一场场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丰富上岛游客的新春体验。
少林火棍、功夫火壶、马术烟花、飞轮铁花……春节元宵期间,湄洲岛妈祖影视城内“满城烟火”,20余项传统民俗表演轮番上演,吸引了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
“很有意义。”来自山东的游客赵倩倩在观看《缘起湄洲》后表示,感受到浓浓的年味,更加了解莆田春节习俗,也对妈祖文化有了更直观的感受。
在上岛的游客中,还有近千名台胞跨越海峡,以“妈祖信俗”为纽带,共庆新春佳节,共绘团圆画卷。
2月5日至6日,“妈祖赐福,欢庆元宵”——莆台同胞护驾妈祖金身回上林故居省亲布福活动举行。在巡安队伍中,红底白字的“台湾嘉宾方阵”引导牌格外引人注目。还有妈祖影视城、天妃故里遗址公园等全岛各处,都能看到台胞的身影。
“跟着妈祖回娘家过元宵的感觉真好!”台胞黄侦祯首次来湄洲岛。她说,湄洲岛元宵活动十分热闹,让她们倍感亲切。她将组织更多亲朋好友来湄洲岛朝圣旅游,让两岸年轻人多走动、常来往。
活动形式多样,服务温馨暖心。为了让上岛游客玩得开心、放心、舒心,湄洲岛大力发展“数智湄洲一张图”系统工程,通过“北斗+”为每位上岛的游客提供了更高品质的旅游体验。
“岛上的共享电单车非常实用,找车也很方便,基本上不超过3分钟就能顺利找到离自己最近的站点。”体验过搭载北斗三号系统的共享电单车后,不少游客都对电单车的便捷性赞不绝口。
优化智慧湄洲“一张图”,加快数字文旅建设只是湄洲岛进一步推动文旅融合的举措之一。今年,湄洲岛将持续在优化文旅发展空间布局、培育多元融合新兴业态、推动文旅产品提质升级、提升文旅配套要素品质上下功夫,让文旅这一优势产业更优更强,打造国际知名“旅游度假目的地”。
春意浓:项目建设加快
日前,吴海端带队实地调研考察了一级渔港、零碳示范项目、湄洲岛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等重点项目推进情况。他强调,项目建设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重要抓手,要坚定发展的信心决心,深化拓展“用脚步丈量湄洲”行动,抓在前、赶在前,推动重点项目建设提速增效,确保各项工作落地落实。
湄洲岛零碳示范项目对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打造“海上生态花园”具有重要意义。前不久,湄洲岛“和美海岛”零碳实践案例入选“新华信用明珠杯”应对气候变化优秀项目案例。据国网湄洲岛供电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湄洲岛在控排放、增绿电、治污水、强电网、提能效、强管理等多个方面发力,让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成为覆盖湄洲岛“吃住行游娱购赛会展”全场景、多领域的新风尚。
眼下,湄洲岛以打造湄洲岛部省共建近零碳示范区为契机,策划推进一批零碳示范项目,加快能源清洁化、产业低碳化、建筑节能化、交通绿色化、管理数智化以及水资源循环、新型电力系统等“五化一循环一系统”建设,实现“绿电+行业”“绿电+文旅”绿色转型。
省重点项目湄洲岛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以构建全岛生态保护屏障为目标,完成红树林与九宝澜沙滩修复,建成海洋防灾减灾信息化系统,实现海洋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湄洲岛相关负责人表示,项目建成后将形成独具特色的滨海景观,为游客带来更好的旅游体验,推动当地文旅发展。
与此同时,湄洲岛还强化文旅项目建设,为文旅融合提供硬支撑。湄洲岛还将常态化展演《印象·妈祖》《缘起湄洲》《首见妈祖》等文旅项目,筹拍妈祖题材电影、交响乐等,塑造标志性IP。持续做强“湄洲人家”民宿品牌,充分构建多层级民宿发展机制,打造适应不同需求的旅游民宿产品体系。积极融入岛岸一体发展总体规划,加快新游客集散中心、跨海索道项目落地,丰富充实妈祖城旅游业态,加快如意路提升、闽中海上游击队驻地旧址展览馆等项目建设,着眼朝圣经济、夜间经济、绿色经济、沙滩经济等,积极培育海上运动、海岛露营、游轮游艇、健康医养等消费新业态,提升旅游吸引力。提升和突出特色主题民宿、餐饮酒店,规划湄洲岛大型综合广场项目,强化游客留存。
笃行实干谋新篇,点燃项目建设燎原火焰。今年,湄洲岛初步策划生成总投资约35亿元的25个重点项目,为湄洲岛经济社会绿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春之声:锚定目标快干
工作提前部署、政策提前谋划、项目加速落地。
在前不久召开的2025年全区工作大会上,湄洲岛明确了加快推进“一区三岛”建设目标和实践路径,即走好文旅融合特色之路,打造国际知名“旅游度假目的地”;走好生态优先特色之路,打造名副其实的“海上生态花园”;走好绿色转型特色之路,打造逐梦蓝绿的“零碳岛屿范例”;走好文明交流特色之路,打造海丝“文明交流互鉴新高地”;走好对台交流特色之路,打造民心相通“融合发展先行区”;走海岛共富特色之路,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和美海岛标杆”;走岛岸一体特色之路,打造岛岸融合宜居宜业“美丽港城”;走党建引领特色之路,打造风清气正稳定和谐“平安海岛”。
蓝图已经绘就,行动只争朝夕。各级各部门干字当头、抢先抓早,全力推动重大项目建设,以新气象、新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2025年1月,湄洲岛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2586万元,同比增长21.3%,增幅居全市各县区(管委会)第一;地方级收入2080万元,同比增长23.7%,增幅居全市各县区(管委会)第一。喜人数据为湄洲岛在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中赢得主动。
风劲潮涌,自当扬帆破浪;任重道远,更需奋楫笃行。湄洲岛广大干部群众不负春光,将以“拼”的精神、“抢”的劲头、“实”的作风,全心投入、全情服务,全力以赴推动“保护好、建设好、发展好湄洲岛”取得新成效,为我市建设绿色高质量发展先行市贡献湄洲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