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溪溪边村廊桥。
□吴尚青
但凡有水的地方,不管是江河湖海,还是山涧溪流,即便是不起眼的山野村落,只要一桥飞架其间,就显出一种别样的景致。
在广袤的神州大地上,散落着大大小小的各式廊桥。遗落仙游山间的菜溪溪边廊桥,初见它,它横跨于溪涧之上,待转身,它已架在我心间。
见过闽浙乡村的一些廊桥,每座廊桥都有自己的故事,都有各自的美。菜溪溪边廊桥,似曾相识,又透着不显山不露水的神秘,同样有属于它的故事和精彩。
菜溪廊桥,位于菜溪乡溪边村,始建于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廊桥是桥,又不仅仅是桥。它是桥与屋的珠联璧合。它又集亭、台、楼、阁于一体,拥有独特的形制美。
站在廊桥上,脚下踩着两两相错的长条木板,有一种沉稳踏实的安全感。木板间以榫卯相接,铺排成桥身长31.1米、宽4.68米、跨度 22.7米的一座木质廊桥。桥墩由120块青石垒砌而成,石与石间严丝合缝,构成一个坚固的底座,如同稳健有力的臂膀,托起廊桥的身躯。
廊桥质朴又不失秀美,沉稳又不失灵动。桥面两侧各有一排木椅,木质护栏稳稳地护住木椅。桥檐呈轻缓的人字披,梁柱为粗壮的杉木构筑,桥顶四角飞檐微翘,与传统莆仙民居式的房顶如出一辙。
远处,碧空澄澈,青山如黛。山风清凉如洗,带着淡淡的花木香。倚着木椅,静静地吹吹风,发发呆。廊桥也静静地回应我,报我以沉默。但是,我能感受到它静静流淌的生命气息,一如桥下的溪水。溪水静水流深,不张扬,不喧哗,不仔细看,感觉不到溪水的流动。廊桥,在它苍凉的外表下,潜藏着深邃的情怀。岁月匆匆而过,廊桥脉脉不语,一如既往地容纳溪边悠闲的脚步,匆促的脚步,或如我这般寻寻觅觅的脚步。
溪边廊桥,它在这里静静地挺立,承载过多少的人来人往?它有怎样的前尘往事?曾经经历怎样的沧桑岁月?就像一幅淡淡的水墨画,那若隐若现虚化的背景,留给人们以想象的空间。
中国古代铺路造桥一向被视为善举。当时,溪边廊桥一定也有怀善之人倡议筹建,带头募资善款,动员捐粮捐物,请来能工巧匠,择吉日动土开工。山前屋后的杉木、石块被激活了,它们欣欣然于有了济苍生、安黎元的用武之地。杉木乐意被砍伐、搬运、烘干、刨削;石块甘愿被切割、打磨、拼接,搭建……一座费时耗力的木拱廊桥,如长虹卧波,凌空飞架于碧波之上。
在偏远的山间建造一座廊桥,需耗费多大的人力和物力,需克服多大的困难,付出怎样的艰辛?透过一块块平整规则的木板,我看到的是一种激情与执着,一股生生不息的力量。抬头仰望纵横交错的桥顶,感觉有一种气韵在周遭弥漫,那是镌刻在山里人血脉中不屈不挠的气质,是他们与自然环境妥协又融合的一种精神。
跨越廊桥,也就跨越了历史。走近它,似乎走近它的灵魂,能够触摸它的文化内涵,感受一方烟火,重温一场记忆。历史在斑驳的光阴深处造就一方人间秘境。古桥,是世间最长情的地方,浸润时光的静美,牵引人们的眷念,挥洒人生的千般况味。
人生总有猝不及防的风雨伴你前行。夏日,山间天气孩儿脸。有时你走着走着,猝不及防,风雨尾随而来。这时,廊桥可以为你挡风遮雨,免你被凄风冷雨劈头盖脸兜淋一身。在田畴山间劳作,累了,廊桥为你敞开胸怀,给你一处休憩的场所。桥上凉风习习,你汗湿的衣衫不一会儿就干爽了,身心解乏了。寒风凛冽的冬日,廊桥拥你入怀,为你遮风避寒,暖你身心。邻里相处,难免有脸红脖子粗发生口角的时候,不急,家族长辈召集双方到廊桥,横陈利弊,好语相劝,矛盾调停了,纠纷化解了,双方握手言和了。夕阳西下,夜幕降临,桥上清风朗月,俯听溪水叮咚入耳,卧听草虫天籁合奏。茶余饭后,乡人聚集,耳边乡音缠绕,月光影影绰绰,桥面像敷上一层薄薄的光晕,药引子般地催动你的思绪,引发山间岁月静好的情愫。
伫立廊桥上,凉风吹拂,溪水泛波,水纹迂回,绕着桥墩,激起一圈圈的涟漪,似山外慕名而来的我,思绪蹁跹,久久停留,不舍离去。幽幽碧水映衬廊桥的身姿,村庄在群山的簇拥中若隐若现,幽静,古朴,给人以遐思。清风牵引一缕乡愁,让我忆起家乡木兰溪畔的童年,同样带着饱满水汽的清新气息,以及相近的烟岚水色。
我用细细的脚步丈量廊桥,将影子拉得很长很长,将时间拉得很慢很慢。一座桥可以很长,也可以很短,一种乡愁却永不磨灭。因为一座桥,从此岸到彼岸,地理上的距离缩短了,人与人,心与心,也随之贴近。因为一座桥,风云变幻,日晒雨淋,人们携手共渡。
溪边耸立两棵200多年的古枫树。枫树舒展虬枝绿叶,在空中形成环抱之势,一左一右护卫廊桥。桥畔立有一座祈求天下太平,百姓平安的长兴宫,宫内供奉妈祖娘娘,墙上悬挂黄姓家族的家风家训。宫内石柱旁的墙壁上,一块长方形的红色字框引起我的注意,上面记载南宋末年德化县善均里人苏十万(原名一侯)率南宋军队抗击元军,与张世杰、文天祥一起护拱卫宋庭君臣,一路从临安撤离而英勇就义的事迹。他的壮举与菜溪有何关联,以致乡人尊他为苏公尊王,把他置于长兴宫中与妈祖共缅怀?这里,是否也留有少年郑侨的足迹?是否曾有禅师僧侣芒鞋竹杖的行迹经此廊桥通往村外古驿道?
刀光剑影早已暗淡在历史的天空,远去的鼓角争鸣早已被廊桥边的平安祥和替代。千古风流,大浪淘沙,历史总是以扑朔迷离的侧面示人,也给人一种山重水复高深莫测之感。
溪边廊桥,以它独特的风姿,横跨在“百景千姿观不尽”的菜溪溪流山谷间,携带深厚的乡土气息和家国情怀,融入“八闽胜地菜溪先”的青山绿水中。这里有桥,有月,有流水,有古树,有人,有梦,有海峡女神和历史英雄。这里的人们,民风质朴纯善,在与廊桥共度的时光中,弹奏一阙阙与自然和谐、与历史共进退的乐曲,一代又一代,往昔如此,今时如此,未来亦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