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莆田学院附属医院眼科陈敏主任团队成功完成该院首例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散光矫正型人工晶体(Alcon Toric)植入手术(如图),为广大患者带来福音。
患者今年65岁,自幼双眼散光,近1年来双眼视物模糊加重,伴有视物疲劳、重影,于是家属带其前往莆田学院附属医院眼科就诊。
陈敏经过详细问诊和各项术前检查,发现患者双眼白内障轻中度混浊,影响视力及不适感的主要因素为双眼高度散光。患者有强烈改善视功能的意愿。于是,陈敏带领科室团队认真研究方案,最终决定选择植入散光矫正型人工晶体。整个手术过程顺利,患者术后视力0.8。
据介绍,散光矫正型人工晶体的光学球面上附加一个柱镜,柱镜的度数从+1D~+6D不等,可以矫正不同程度的散光。正常人中有一部分人角膜会发生散光,散光大于1.5D的人群占15%~29%。对于这个群体,如果植入普通的人工晶体,术后会残留原有的角膜散光,影响视觉质量。因此对于合并角膜散光的白内障患者,医生会建议选用矫正散光的人工晶体。
散光分为逆规散光和顺规散光。验光时医生会告诉患者散光的状况。当患者的角膜逆规散光>0.75或者顺规散光>1.5D的患者,选择散光矫正型人工晶体可获得较好术后视力。 林俊豪/文 吴燕燕/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