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3月18日,城厢区常太镇岭下村的果园里,一个个银色的套袋随风摇曳,果农正穿梭其间,采摘成熟的枇杷。该村的“三月白”枇杷领“鲜”上市,为果农增收。
常太镇是中国枇杷第一乡,枇杷种植面积达6万亩,每年生产枇杷2万吨,年产值2亿元。“三月白”是极早熟白肉枇杷新品种,果皮比普通枇杷白一些,其肉质细嫩清甜,风味独特浓郁。目前,岭下村种植了约1200亩“三月白”枇杷。今年是岭下村“三月白”第2年结果,产量并不高,加之成熟早,品相好,供不应求。“收购价50元/公斤左右。”果农黄清香开心地说。
近年来,常太镇政府高度重视枇杷良种的引进工作,启动了枇杷改良换种“万亩计划”,投入资金引进新品种“三月白”和“白雪早”等。目前,全镇白肉枇杷优质品种种植面积0.2万亩,产量0.35万吨,新品种经济效益为传统品种的4倍多。岭下村在全镇率先开启枇杷换种改良,亩产约300公斤,助力枇杷产业提质增效。(陈丽君)






前一期
闽ICP备06035371号 闽公网安备350300020010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