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又是一年夏季到,北岸东埔镇鲍鱼开启北上度夏模式。5月10日,在近海渔排上,工人们正忙着打捞、分拣、称重、装箱……装箱后的鲍鱼将统一搭乘活水运输船和专车,一路向北至山东避暑度夏。
在众多海产品中,鲍鱼属于“娇气”的类型,对生存条件的要求尤其严苛,需要水质清洁、溶氧丰富,盐度和温度也要保持在一定范围内。
由于气温持续上升,每年5月份,东埔的半成品鲍鱼会被运往山东的海域“过暑假”,在北方的海域快速成长就地销售。部分半成品鲍鱼到了冬天,再被运回温暖的福建海域越冬。这种“南鲍北养”模式不仅缩短了鲍鱼养殖周期、提高了成活率,让养殖户的腰包鼓起来,还能满足南、北两地的鲍鱼市场需求。
“我们用水车或者水船运送鲍鱼到山东威海,并最大程度模拟其自然生存环境,保障其鲜活状态。”东埔镇乐屿村委会副主任林海真介绍,东埔镇是北岸经开区鲍鱼养殖的重要区域,这里的鲍鱼以龙须菜、海带为饵料,加上湄洲湾潮汐带来的天然藻类,造就了其肉质肥美、嚼劲十足。今年全镇鲍鱼养殖户约180户,预计产量可达4000多吨。
(陈惠贞 余凌娟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