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湄洲日报社数字报纸
B2:城厢观察 教育
~~~——城厢区霞林街道以党建引领促绿色高质量发展
~~~——我市扎实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
~~~
~~~
~~~
~~~
~~~
木兰溪畔新城起
——城厢区霞林街道以党建引领促绿色高质量发展
肖厝社区实践站开展阅读交流活动。
党员干部在下黄社区教学点参观学习。

  □全媒体记者 林晓玲 通讯员 许文泉 傅锵权 文/图

  明媚盛夏,兰溪潺潺,在美丽的木兰溪畔,鲜艳的党旗高扬。近年来,霞林街道打造特色党建品牌,红色矩阵图串点成线,凝聚发展活力。头雁强、项目兴、民生优,释放红色效应,共建城市家园,促绿色高质量发展。

  一条溪流,承载着历史、情感,承载着发展、希望。碧水安澜、白鹭翩飞的风景线连接起城市与乡村,焕发绚丽光彩。

  近年来,位于木兰溪畔的城厢区霞林街道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治理木兰溪的重要理念,因地制宜打造富有特色的党建品牌,实现串点成线、串珠成链,形成红色矩阵图,推动项目加速、产业兴旺、城市蝶变、人民幸福。

  木兰溪畔的一抹抹“党建红”,勾勒一道特色风景线。

  打造特色品牌 讲述新时代好故事

  “七一”将至,霞林街道下黄社区壶兰七境苑安置小区的“战洪桥”微缩景观,迎来了一批批参观的党员干部。

  下黄社区党委副书记、壶兰七境苑小区党支部书记韩立新介绍,昔日的下黄是蔬菜种植专业村,地处木兰溪下游弯道低洼地,年年水患。1973年,一场洪水冲垮了蔬菜进城必经的木桥。灾后重建,新桥取名“战洪桥”,该桥后在木兰溪综合治理进程中拆除。如今,水患“洼地”变身发展“高地”,社区党委依照“战洪桥”原貌建造微缩景观,打造木兰溪治理室外教学点,并设置下黄村史馆,从亲历者角度讲述木兰溪治理前后带来的巨大变化,不断拉近党群关系,强化为民服务的载体。

  党群服务站、党群连心路、党员先锋林……走进环境优美的九龙小区,浓浓的红色气息迎面而来。九龙小区是莆田西、油画城片区征迁安置地,于2019年初回迁,共建有14栋住宅楼、商务办公楼。刚回迁时,小区管理比较混乱,邻里矛盾纠纷较多。面对这些问题,九龙小区创新管理模式,2020年5月,九龙小区党支部成立。此后,小区扎实推进“党建引领、夯基惠民”行动,发挥小区网格长、党员楼栋长、单元长、在职党员密切联系群众优势,围绕“远亲不如近邻”的理念,形成共驻共建小区治理的联动机制,有效提升了基层治理水平,打造了生活幸福、邻里和睦、安全稳定的标杆小区。

  新时代的好故事还有很多。木兰溪综合治理拉开序幕后,肖厝村开启了向水而生的城市化进程。如今,肖厝村变为肖厝社区。社区打造“油画忆蝶变,党建惠民生”展示台,提炼“忆苦思甜、开创未来”的小区精神,把木兰溪治理精神宣传教育融入小区党建中,提升党建品牌效应。

  出门就是木兰溪,抬脚就进油画廊。肖厝社区党总支书记李永晶说,社区日渐崛起为莆田“艺术商务CBD”,这片曾因水患苦过的社区,正以缤纷的油彩装点着更多人的梦。

  作为城市经济的重要载体,商务楼宇既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发力点,也是强化基层党建的实践点。城厢区商务大楼是以建筑企业为主的写字楼,通过搭建“党建+共治”“党建+孵化”“党建+关爱”“党建+晾晒”等四大平台,以党建工作成效为楼宇经济蓄势赋能,进一步扩大党在新兴领域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此外,霞林街道还打造了“林国栋老党员工作室”“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等品牌,树起一面面先锋旗帜。

  一个个富有特色的党建品牌,在木兰溪畔连接成强大的红色矩阵。

  红色名片赋能 力促产业项目突围

  霞林街道11个村居中共有7个村居与木兰溪为邻,是木兰溪周边开发建设的主战场,必须要突破项目、突破产业,通过项目来支撑、来带动。

  城市更新项目承载着百姓安居之需、乐业之盼、幸福之愿。沟头片区位于木兰溪畔,随着城市化进程推进,逐渐形成中心城区的棚户区,共涉及沟头、棠坡、莆糖3个社区,总户数1519户、人口5000多人。

  2020年4月份,沟头片区改造项目正式启动。项目实施过程中探索组建党建联盟,由霞林街道党工委、城厢区沟头片区改造项目指挥部临时党支部、城厢区城市更新项目党支部联合组建,聚集党组织和党员的先锋力量,快速高质量推进项目建设,当年8月份完成项目净地,实现“当年度完成征迁、当年度安置房建设、当年度挂牌出让”,创造了新的“城厢速度”。

  去年7月份,指挥部全面启动安置房回迁选房摇号工作。目前,沟头片区莆糖社区选房321户、棠坡社区选房399户,已全部交房;沟头社区已选房751户,预计今年7月份交房。

  如今,老旧片区旧貌换新颜,提升城市颜值,托起百姓“安居梦”,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党旗飘扬在项目上,党徽闪耀在产业上。

  霞林街道党工委组织委员宋奇鹏介绍,城厢区作为实施“兴城市”战略的主战场,推进城市党建创新,坚持项目建设和组织建设“两个同步”,让党建工作与城市建设同频共振、高度融合。在木兰铁岭、坂头、万达南、钟潭片区改造等重点项目攻坚一线推行“党支部+指挥部”的工作模式,并建立项目施工、征地拆迁、后勤保障等各类党小组。临时党支部书记由项目指挥长兼任,同步组建党员服务队和党员突击队,设立党员示范岗,把支部建在项目上、把党旗插在工地上。一线临时党支部共建立党员突击队6支,设立党员先锋岗12处,时时刻刻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由“单一”向“多元”转变,形成“抱团作战、齐头并进”工作局面。城厢区木兰铁岭片区改造(一期)项目正在加快主体施工,(二期)项目正进行桩基施工;万达南片区改造安置房建设项目完成大部分主体建设,外墙涂料、园建围墙、雨污管建设等同步推进;投资约12.46亿元的坂头西片区改造项目陆续封顶,预计今年年底交付使用……“红色引擎”助推重点项目建设提质增速,实现党建工作与项目建设的有机融合、一体推进。

  中联建材总部、中电科创城、台湾青年创业中心、喜盈门、西城国际创业中心、金融产业服务中心……一个个项目已筑巢,形成产业集群,一个城市新家园在木兰溪畔悄然崛起。

  擦亮幸福底色 聚力建设美好家园

  盛夏,荔园路霞林宫庙段的人行天桥建设正火热。该天桥连通南北宫庙,消除了交通安全隐患,还贯通社区的慢行步道,将成为荔园路上观赏落日的一道风景线。

  霞林社区是霞林街道地域最广、人口最多、体量最大的社区。有群众反映,荔园路霞林宫庙段存在安全隐患,社区第一时间上报街道,街道牵头召开党建联席会议,区住建、交警、道安等部门进行现场研判商讨,最后由区住建局将其纳入“福建省完整社区样板工程”,建设一座人行天桥,预计国庆节前交付使用。

  以问题为导向,推动群众诉求、关心关切问题、各类民生服务第一时间回应,破解为民服务“最后一厘米”的难题。

  霞林街道党工委书记胡彬伟介绍,街道全面推进“党建引领、夯基惠民”工程,将11个村(社区)科学划分为217个网格、5198个单元,配备网格长186人、单元长4681名,组建党组织109个,实现党组织全覆盖。通过辖区5000多个治安公共视频,依托“全市一张图、全域数字化”平台,为群众提供精准有效的服务和管理。

  在党建引领下,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农贸市场改造、破损路面修复、空中飞线整治等专项行动,组织开展移风易俗、法律宣传、服务群众、健康义诊等志愿服务活动,进一步提升城市文明形象,办好利民之事。

  聚集群众所盼,回应社会关切。街道坚持教育优先发展,重教兴学蔚然成风,并着力构建社会救助体系,积极发展养老事业。如今,街道累计投入运营长者之家3个、长者食堂2个、幸福院1个。

  清波安澜、润泽莆阳,木兰溪畔“党旗红”,引领霞林街道建设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带、文化带、健康带、产业带和创新带。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1版:要闻
   第A2版:要闻
   第A3版:要闻
   第A4版:国内国际
   第B1版:民生
   第B2版:城厢观察 教育
   第B3版:天平 晚晴
   第B4版:卫生
木兰溪畔新城起
让思政教育更鲜活
结对帮扶提升幼教水平
参观廉政警示教育基地
为医学生“把脉问诊”
图片新闻
普及宣传安全用电知识
校园社团活动展风采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新闻热线:0594-2233580 广告热线:0594-26911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4-2606955
闽ICP备06035371号   闽公网安备35030002001038号
湄洲日报社(莆田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ptx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湄洲日报城厢观察 教育B2木兰溪畔新城起 2024-06-26 2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