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导委员会专家指导组一行来莆田调研并举行座谈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
近年来,莆田以“大思政课”拓展全面育人新格局,把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力量根基,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
莆田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陈培涵说,该学院以“工作格局一体化、课程建设一体化、师资队伍一体化、育人资源一体化”为抓手,立足自身优势,凝聚育人合力,依托校图书馆、校史馆、妈祖文化研究院、木兰溪治理展示馆,以灵活多样的理论宣讲、情景授课、音乐表演、现场教学等方式开展思政教育,统筹推进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内涵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莆田市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研究中心主任、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研科科长张彩云说,该中心开展系列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活动。自2023年11月起,该中心到各县区试点中小学课堂滚动宣讲20多场次,让信仰的种子“在童年播种、在少年抽芽、在青年开花”,通过层层递进引导,加强青少年思想引领。同时,开展生态文明、家风家训、红色文化、劳动教育等活动,推进思政课实践教学工作。
莆田四中学思政课教研组组长郑炜燕在莆田市思政课教师岗位大练兵交流展示活动中获得高中组第一名。她说,通过参加活动,加深对思政课建设的理解。她开发“行走的思政课”校本课程,扩大思政课的“半径”,让思政教育更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科知识“润物细无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城厢区逸夫实验小学教师吴丽芳坚持参加由湄职院牵头的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建设相关活动。她开发“十大品质”校本思政读本,开展“行走的思政课”实践活动。在“不变”的思政内涵中寻求“变”的教学形式,利用莆田红色纪念馆、文化场馆、研学基地等场所,通过讲故事、情景剧表演、微电影等形式,增强学生参与感,构建协同育人模式。
市教育局局长彭鲤芳表示,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构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课程教材体系,深入推进莆田市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应用好莆仙文化资源,以体制机制一体化、课程教材一体化、校际合作一体化、实践教学一体化为抓手,全力打造“共学、共研、共训、共建”的“大思政课”建设新格局。吴伟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