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在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中,涵江区使用无人机来记录不可移动文物的高清影像,再结合卫星地图绘制位置图、平面图。目前,已通过实地调查等方式,对涵江天主堂、鲤江庙等地进行信息采集、登记,掌握当前最新状况。
“为全面摸清全区文物家底,做到‘应普尽普、应保尽保’,诚挚希望大家积极支持和参与普查,帮助补充完善以往已发现文物基础信息,提供新发现文物线索⋯⋯”日前,涵江区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诚挚地致信全区居民,倡议共同支持文物普查工作。
在积极发挥民间力量的同时,涵江区还调集乡镇(街道)文化站、基层文保员、文物保护单位管理机构等专业力量,组建普查队。普查队分为12个小组,同步在各乡镇(街道)内开展工作。
据悉,涵江区还结合本次普查工作,组织开展文物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将该区文物建筑保护及消防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纳入“全市一张图”平台,组织干部定期检查文物建筑保护现状、文物建筑内及周边环境状况、消防器材配置等,筑牢织密文物安全防线。(陈雨情 林亦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