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湄洲日报社数字报纸
B3:三湾潮
故乡的瓦屋
  郑倩 作

  □陈志勇

  对我来说,故乡不只属于童年,它是生命的巢,更是灵魂的巢。每次听到有人说起白沙田厝村,我心中便充溢着踏实、温情。

  故乡给了我的一切,父母、家庭、知己和人间不能忘却的情谊,无论是咿咿学语,还是步入茫茫如大海的社会,一切都是从这里开始。

  瓦屋是家的代名词,也是故乡的代名词。

  瓦屋位于萩芦溪畔,奎山脚下,远远眺望,白墙黑瓦,古朴沧桑,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在青山田园的映衬下,宛若一幅水彩画。

  瓦,在屋顶上,一片叠着一片,一排连着一排,一列挨着一列。风吹雨打,日晒霜覆。瓦默默地承受着,瓦的颜色由最初的亮黄色渐渐转变为深黑色。瓦屋,不分昼夜地庇护着家,撑起了一家温暖,守护着一家安宁。在瓦屋下,我们安心地吃饭、睡觉、喝茶、聊天、读书。

  瓦屋,不仅仅是居住的场所,遮风避雨的地方,更是人才的摇篮和精神家园。从我老家这片瓦屋中,走出了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有教授、校长、商界人士、医生、记者等等,他们在各自岗位上发光发热,为国家为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

  在农村,乡亲们对一片瓦的关注,不亚于对一畴稻谷的关注。乡亲们对一片瓦的情感,不亚于对一头牛、一只狗、一头猪的情感。乡亲们明白,房屋的衰老,或许从一片瓦开始。一片瓦破裂后,如果不及时更换,墙壁爬起一道蚯蚓般的水痕,水痕越洇越阔,一扇墙便危在旦夕,一幢房屋便危在旦夕。

  去年七月份,“杜苏芮”台风袭击莆田,我老家瓦屋也遭殃。听父亲说,当时狂风呼啸,大雨倾盆,雷电交加,几间屋顶上的瓦片刹那间被撕裂了一大片,大约有几十平方米,雨水都灌进屋子里了,二楼楼板上积水严重,床铺都湿掉了,无法睡觉。父母亲焦头烂额,彻夜难眠,心急如焚,连夜给我打电话,说该怎么办?我说:“你们注意安全,先搬到其他屋子住,待雨后再修缮”。

  准备要修缮瓦屋的时候,父亲得了轻微的胃穿孔,所幸急送医院及时抢救,无大碍。出院一个多月后,父亲身体恢复了差不多,才开始请泥工师傅修补屋顶。

  在天气晴好的日子,两位泥工爬上屋顶,将每一片瓦梳理一遍,把狂风侵袭后掀移的瓦全部更换。清瓦是辛苦的劳作,人在屋顶,烈日下暴晒极易中暑。泥工先把那些破损的瓦收起来,把松动的桷子敲掉,更换新的桷子,然后用铁钉加固。顺着一块块桷子,铺上一正一反的瓦片,在一定距离的瓦片上压砖块,并用水泥砂浆封好固定。

  两周后,屋顶都修补好了,家人如释重负,站在院子里情不自禁地抬起头,深深吸一口气。想一想,以后逢下大雨,不用听雨水嘀嗒嘀嗒掉落时恼人之声,不必担忧老屋会成为危房。

  人过知天命之年,也许对人生的感慨会多些。有时候我站在后山,会浮想联翩。瓦屋顶像一册摊开的书卷,屋脊是书脊,两扇铺开的瓦面是书页,这是一册露天之书、自然之书,风读过,雨读过,霜雪读过,阳光读过,月亮读过,飞鸟读过,那只夜晚经常在瓦屋顶逡巡的猫,是否也在一遍遍读这本书呢?读出它的深邃,读出它的厚重?

  老家瓦屋,温暖而厚朴。伴随我童年和少年的时光,印象最深的是捉迷藏瓦屋大大小小有几十间,而且小巷很多,很适合捉迷藏。随着一声,准备好了吗?开始!小孩子们躲到瓦屋。由于房间很多,小巷好几条,绕来绕去,穿来穿去,不好找。加上小孩子机灵,身材矮小,避来避去,很轻松自在。有时候找了许久才找到,有时候也找不到。在瓦屋中,寻觅到乐趣,得到纯真,度过了一个快乐而难忘的童年。

  瓦屋都是土墙,冬暖夏凉,居住挺舒服。我儿子考上大学后,父母亲便回老家生活。他们都说,农村空气好,种种菜,流流汗,与邻居拉拉呱,觉得日子过得挺好。

  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的草窝,金瓦银瓦不如自家的瓦屋。一片瓦,浓浓的乡愁,连着家的气息,连着乡亲们的呼吸。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瑞典著名诗人特朗斯特罗姆写道:“故乡是我的心灵原乡,唤醒了沉睡的大地。”诚哉斯言!

  有瓦屋的地方就有家,有瓦屋的地方就有故乡。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1版:要闻
   第A2版:要闻
   第A3版:要闻
   第A4版:国内国际
   第B1版:民生
   第B2版:荔城观察 生态
   第B3版:三湾潮
   第B4版:金融周刊
品尝宋家香
荔枝王国的瑰宝
风起贤良港
故乡的瓦屋
霸王“灰灰”
诞生地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新闻热线:0594-2233580 广告热线:0594-26911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4-2606955
闽ICP备06035371号   闽公网安备35030002001038号
湄洲日报社(莆田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ptx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湄洲日报三湾潮B3故乡的瓦屋 2024-10-15 2 2024年10月1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