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秀屿区海洋牧场“蓝碳”开发机制与价值创新转化试点示范项目顺利通过相关部门验收,标志着该区探索发展海洋碳汇取得阶段性成果。
该项目主要依托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人才力量支撑,重点调查海水养殖区域碳汇资源,包括养殖增汇主体分布情况、养殖种类、养殖面积、碳汇量等,采用实地调查和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评估海水养殖碳汇开发潜力,为后续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据悉,为规范海水养殖碳汇开发与交易管理,秀屿区明确各相关主体职责分工,包括碳汇开发标准和流程、交易规则和程序、各主体职责和权利等,制定出台《海水养殖碳汇开发与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并面向公共管理需求,构建海水养殖碳汇核查登记管理信息系统,极大地方便碳汇权属管理和查询。该项目还积极探索多种“蓝碳”价值转化途径,成功推动17例“蓝碳”市场化开发交易实践案例,完成交易金额96.06万元,为“蓝碳”价值创新转化提供宝贵经验。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碳库,秀屿作为海洋大区,海洋碳汇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该区海洋与渔业局局长吴惠雄表示,下一步,该区将坚持创新驱动、数智赋能,以“壶山兰水聚英才”活动为载体,进一步吸引国内海洋与渔业领域高端人才加入秀屿海洋经济科创联盟,充分挖掘海洋碳汇资源潜力,推动人才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全区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智库力量。(吴志军 凌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