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朱建婷 通讯员 何晋生 吴秀香 文/图
一年来,荔城区政协组织完成了35项重点协商任务,立案交办提案122件,委员参与政协履职活动856人次。一场场协商议政、一次次调研论证、一份份务实建议,不断擦亮区政协高质量履职品牌。日前召开的市委政协工作会议上,荔城区政协作为县区政协代表发言。
商以求同,协以成事。荔城区政协学深悟透做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市委政协工作会议精神,坚持把履职工作放到全区工作大局中精准定位、科学谋划,深入建言资政,广泛凝聚共识,争先创优谋出彩,各项工作精彩厚实。
协商议政促发展
10月24日,荔城区政协召开“以科技创新赋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荔城区委书记杨兴斌出席会议,与政协委员、企业代表共谋民营企业转型发展。
11月13日,荔城区政协召开“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 打造荔城和美乡村”专题协商会议。荔城区委副书记、区长刘基棠到会,倾听意见、回应关切。
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对这2个专题协商给予高度评价,并在协商后形成的《建议案》上作出批示。该区注重协商成果转化工作,对于2个专题协商提出的意见建议,由区两办督查室列出具体清单,分解到各分管领导牵头抓好落实。
政治属性是政协第一属性。荔城区政协始终坚持与党政同频,聚焦中心工作,精准选题、精心协商、精深建言,推动建言资政更有价值、凝心聚力更有水平、民主监督更有实效。
今年以来,荔城区政协围绕全局之重、阶段之要,在营商环境优化升级、培优扶强龙头企业、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农村污水提升治理、粮食安全综合保障、弘扬中医药文化等方面形成调研报告6篇、建议案2篇、大会发言材料12份,获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批示8次。
作为专门协商机构,区政协把协商民主贯穿履行职能全过程,深入调查研究、协商议政、民主监督,在融入大局、服务大局中激发“政协之能”、彰显“政协之为”。一直以来,区政协班子成员勇担发展之责,负责重点片区、挂钩重点项目、联系重点企业,挂钩镇街助力信访维稳、防汛防台风等工作。今年,区政协协助央视《焦点访谈》栏目组在荔城区的拍摄工作,通过该栏目讲述古街文化传承情况、保护理念、修缮原则、业态布局现状等,再次推动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经验出圈。区政协牵头负责食品产业链发展,推进品鲜食品供应链等项目落地,服务食品企业发展,彰显了一线作为和担当。
向新求质为民生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木兰溪畔的荔城区新溪小学,只见学校门口已抬高路肩,增设停车棚,并设置了接送缓冲区。家长们陆续来到接送区,排队等待接孩子们回家。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学校门口排水不畅,每逢下雨天,学生上下学不方便,也存在安全隐患,师生和家长对消除该积弊、解决接送难的呼声很高。”校长陈建新告诉记者,镇海街道政协联络组知晓情况后,将此问题上报区政协并列为委员“点题协商”的议题,召集教育、住建、交警等部门现场调研、协商答题,最终确定解决方案,迅速组织施工,推动学校门口整改提升,有效解决学生上下学的交通问题。
连日来,天气晴好,不少游客到西天尾镇北大村体验“水上巴士”。荔林葱郁,溪水潺潺,勾勒出一幅“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美丽乡村画卷。
北大村是“水上巴士”绶溪和城涵河道连接段的航道起点,树龄百年以上的荔枝树有1500多棵。聚焦独特的旅游资源,区政协在北大村荔枝林下、企溪岸边,组织干部、政协委员、群众围坐一起,探讨打造和美乡村,让群众感到“政协就在身边”。区政协还开展“回头看”视察,将相关内容纳入专题协商议题,持续落实协商成果。
协商成果落地开花。如今,北大村按照荔林水乡公园、“水上巴士”码头、露营基地等主题进行布局,以乡村旅游带动了乡村振兴,连续两年举办了荔城区荔枝文化美食节、荔枝文化美食嘉年华,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
创新是政协事业发展进步的不竭源泉。荔城区政协注重融入市政协创设的“莆事好商量”协商平台品牌提升工作,立足“全市一张图、全域数字化”,让委员从网上接题、现场验题、协商解题,聚焦道路修复、桥梁修建、路灯改造、市场规范管理等公众利益议题,运用“四步工作法”(即选好协商议题、搞好协商调研、办好协商活动、抓好成果转化),实现了平台在一线搭建、问题在一线协商、矛盾在一线化解、共识在一线凝聚,生动展示协商民主助力基层治理的荔城政协实践。截至目前,全区建立协商议事场所31个。今年开展“点题协商”“微协商”8场,解决群众可感可及的民生实事12件。
值得一提的是,荔城区政协《创新完善“四化”机制,扎实推进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工作》等履职创新亮点在全省市县政协主席工作座谈会上交流,成为该区政协一张亮丽的“金名片”。
巩固深化强履职
近日,荔城区政协召开镇街政协联络组工作座谈会,各镇街政协联络组组长、副组长和区政协各委室负责人踊跃发言,会场气氛热烈。一场部署会,开成了工作交流会。
“荔城区委高度重视基层政协工作,高站位、高标准、高质量推进联络组工作出新出彩出效。”荔城区政协主席郑占林介绍,该区实行镇街政协联络组“双组长”制,即镇街党(工)委副书记和区政协委室主任均担任组长,其中镇街党(工)委副书记兼任组长是由区委任命的,进一步激发镇街政协联络组工作动力,有效破解了基层政协工作基础和人员力量“两个薄弱”问题。
区政协落实镇街政协联络组“双组长”制,首次以区委名义督导镇街一级政协工作,修订联络组工作规则,制定联络组“10项工作清单”,推动联络组提升履职意识和工作能力。
同时,区政协利用“出门是基层、开门是群众”特点,围绕“建管用育”一体化,创建委员之家14个。其中,玉湖新城委员之家“从界别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典型示范做法,得到省、市政协的好评。
担当需要宽肩膀,履职需要真本领。区政协接受省、市政协的指导,不断激发政协履职内生动力。选送优秀委员在市政协举办的“提案故事征集”“青年志·政协情”主题分享会等活动上亮相发声,高质量完成“回眸履职路·厚植政协情”为主题的“政协委员话莆阳”活动、“团结向未来·奋进新征程”专栏系列报道等。
此外,区政协高效响应省政协部署的“让政协走进台胞 让台胞走进政协”专项活动,在建真言、搭平台、扩渠道、建机制上打好“组合拳”。与参加海峡两岸(莆田)工艺品博览会的台胞畅叙两岸文化渊源,邀请台胞参加政协活动感知协商民主魅力;围绕“利用民间信仰特色文化,持续助力荔台融合发展”课题开展界别协商;视察监督“建立完善全区台胞就医绿色通道”落实情况。建立全区台企台胞数据库,促进委员与10位台胞结对,增进同胞情谊,相关做法在全省市县政协主席工作座谈会上得到高度赞誉。
奋楫笃行再出发,勠力同心开新局。新征程上,荔城区政协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实施“守五心、激活力、勇争先”思路举措,以党建强引领、以协商促发展、以服务增福祉、以团结聚共识、以担当展形象,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谱写荔城人民政协事业发展新篇章,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荔城实践贡献政协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