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湄洲日报社数字报纸
A2:要闻
25年来,我市久久为功推动木兰溪流域发生系统性、整体性精彩蝶变——~~~
河海大学环境学院教授、木兰溪生态河湖研究院副院长李轶:~~~
~~~
~~~——聚焦木兰溪治理25周年主题新闻发布会
《非遗里的中国》第二季拍摄~~~
~~~我市加强线面生产环节监管
河海大学环境学院教授、木兰溪生态河湖研究院副院长李轶:
续写木兰溪生态新篇

  □全媒体记者 蔡蕊

  “提升水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是建设生态木兰溪的核心,是建设幸福河湖的基础。”谈起当前木兰溪全流域综合治理,水资源高效利用与工程安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河海大学环境学院教授、木兰溪生态河湖研究院副院长李轶说道。

  自2020年我市与河海大学签署合作协议,成立木兰溪生态河湖研究院以来,校地合作共同承担木兰溪全流域综合治理新任务。作为河海大学水生态环境治理修复研究团队的核心成员之一,李轶率团队成员先后多次来莆开展全流域水生态基础数据调研与监测工作,为木兰溪治理工作精准把脉。

  “通过对全流域147个断面水环境、水生物进行全方面调研,深入剖析流域特点,一体推进流域水安全、水生态、水文化,持续打造生态文明的木兰溪样本。”李轶介绍,团队先后与我市共同完成《木兰溪水生态调查及健康评估研究》,为木兰溪下游生态综合治理和保护提供基本要素保障;研究编制福建省地方标准《独流入海型河流生态建设指南》;完成《幸福木兰溪评价规范》《河湖长制履职规则》《幸福河湖评价导则》编制,其中《幸福河湖评价导则》入选第一批福建省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成为全国首个幸福河湖省级地方标准。

  “木兰溪全流域综合治理带来的影响是全方位、多层次的。”李轶说,在防洪排涝上,通过水利工程建设和河道整治,提高了木兰溪的防洪排涝能力,有效减少了洪涝灾害的发生。在生态环境方面,借助生态修复和保护措施,改善了木兰溪的水质和水环境,促进了生物多样性的恢复和发展。在城市建设方面,木兰溪畔成为城市发展的新亮点,高品质的住宅小区、商业综合体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提升了城市的形象和品质。同时,良好的生态环境也促进了高新技术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等新兴产业在莆田的集聚发展,为莆田的经济转型升级注入了强大动力。

  如今,碧波安澜、景美人和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卷正沿着木兰溪徐徐展开。“木兰溪治理25年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这是一个历史的里程碑,也是一个新的起点。”李轶说,目前,木兰溪生态河湖研究院正在开展《木兰溪河口水生态系统稳定性及质量提升研究》《福建省木兰溪入海河口整治规划》的研究工作。结合木兰溪下游生态综合治理工程,与莆田学院协作开展“木兰溪科普公园”方案及规划设计研究,旨在建设一个多功能科普空间,鼓励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让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环境与科普教育融入群众的日常生活。

  李轶表示,未来研究院将继续强化木兰溪流域的生态保护和修复,加强生态修复和保护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不断探索新的生态修复技术和方法,注重将先进的科研成果转化为可落地的具体实践,提高生态修复的效果和质量。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1版:要闻
   第A2版:要闻
   第A3版:国内国际
   第A4版:检察
   第B1版:秀屿观察 民生
   第B2版:专题
   第B3版:专题
   第B4版:湄洲岛观察 图说
变害为利 造福人民
续写木兰溪生态新篇
中央、省级主流媒体聚焦莆田
接续奋斗 精彩蝶变
“仙作”展现“东方古典”艺术
小作坊提档获补助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新闻热线:0594-2233580 广告热线:0594-26911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4-2606955
闽ICP备06035371号   闽公网安备35030002001038号
湄洲日报社(莆田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ptx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湄洲日报要闻A2续写木兰溪生态新篇 2024-12-27 2 2024年12月27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