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先任
春运大幕拉开,返乡人群浩浩荡荡涌入车站。但有不少人“反向春运”,从“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到“我来到你的城市”,“反向春运”在90亿人次的跨区域流动中掀起新风潮。
春运期间,大量人口从大城市到小地方,对铁路部门的运载能力提出了很高要求,铁路部门近年来扩大运力,提高服务,春运期间的运力仍然显得捉襟见肘。如果人们选择“反向春运”,老人到子女工作的城市过春节,子女则不必在春节期间上网抢票,不必在人流涌动中挤火车,千辛万苦才能回到故乡。
“反向春运”一则能有效减缓铁路等交通部门的运载压力,二则也能让“放空”返程的列车、汽车、飞机等,为赶往城市的老人提供方便,也避免了运力浪费,有利于运力最大化利用。另外,还能有利于避免春节期间城市“空心化”,服务行业歇业。
选择“反向春运”的旅客越来越多,是多重因素作用的结果。比如,交通运输部门对“反向春运”机票车票进行打折优惠,形成了一种经济引领。面对“一票难求”的返乡车票及昂贵的机票,“反向春运”也成了更多人的理性选择。另外,随着城乡二元结构的逐渐消除,很多外来务工人员在大城市也能居有定所及享受市民待遇了,大城市对于他们来说,不再是陌生的地方,而是也有了家的感觉。在这种情况下,选择“反向春运”的人自然会越来越多。从某个角度来看,“反向春运”也成了城市对外来务工人员包容度的试纸。
除此之外,现在的人口构成也有了变化。以前的父母往往养育多个孩子,春节时多个子女一起回到父母身边过年成了一家团聚的“最优模式”,如今独生子女家庭比例很高,无论是孩子回到父母身边,还是父母来到孩子身边,意义都是一样。所以,选择“反向春运”的家庭也越来越多。
“反向春运”也可见社会风俗的变迁,一些人不再像以前一些那么看重“回家过年”,只是一家人在一起,在哪里都能过春节。而与其千辛万苦赶回家过年,不如一家人到大城市团聚。
对于“反向春运”体现出的积极变化,值得点赞。不过,我们仍期待铁路等相关部门继续提高运力,加强适老化改造,提供更周到、完善的公共服务,让“反向春运”老年旅客更方便出行,让“反向春运”更好发挥正向价值,促进“反向过年”成为在春节文化基础上推陈出新的新年俗。